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1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2
一、挑战“两极”
1、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外因:
①美国的扶持;
②周边战争的刺激;
③进行民主改革。
内因:
①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②日本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③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④实行“贸易立国”的战略,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启示:
①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②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
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④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⑤加强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
二、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1、(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2、印度独立时间:1947年,实行印巴分治,把原来的'印
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3、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①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印度的讨饭碗变成了面包篮子”);
②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4、非洲独立年: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
5、1990年,纳米 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6、拉美人民的反美斗争及领导人:
①1959年,古巴革命——卡斯特罗;
②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托里霍斯(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3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4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 5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黄河
长江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070年
主要成就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长城
四大发明
甲骨文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