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1

一元二次方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配方法<即将其变为(x+m)2=0的形式>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把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两边开方求其根。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②公式法(注意在找abc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①根与系数的关系: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②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

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作用:

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1、x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

已知方程的两根x1、x2,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x2-(x1+x2)x+x1x2=0

已知两数x1、x2的和与积,求此两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x2-(x1+x2)x+x1x2=0的根

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

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2

一、反比例函数

1、形如y=k/x(k≠0)或y=kx^—1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k叫做反比例系数。它的图像是双曲线。^—1表示负一次。

2、在函数y=k/x(k≠0),当k>0时,表达式中的想x、y符号相同,点(x,y)在第一、三象限,所以函数y=k/x(k≠0)的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表达式中的想x、y符号相反,点(x,y)在第二、四象限,所以函数y=k/x(k≠0)的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

3、在y=k/x(k≠0)中,当k>0时,在第一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若y的值随着x的值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k<0。

4、设P(a,b)是反比例函数y=k/x(k≠0)上任意一点,则ab的值等于k。经过反比例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段,则所成的矩形面积为k;过P点向x轴或y轴作垂线段,连接OP,则所成的三角形面积为k/2。

二、二次函数

1、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对称轴是直线x=—b/2a。

3、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当a>0时,二次函数图像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图像与y轴的交点的坐标是(0,c)。

4、一元一次方程ax^2+bx+c=0(a≠0)的解,可以看成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

当b^2—4ac<0时,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5、当a>0,且x=—b/2a时,函数y=ax^2+bx+c(a≠0)取得最小值,这个值等于4ac—b^2/4a;当a<0,且x=—b/2a时,函数y=ax^2+bx+c(a≠0)取得值,这个值等于4ac—b^2/4a。

6、抛物线y=ax^2+c(a≠0)的对称轴是y轴。

7、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若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

8、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9、对于抛物线y=a(x—m)^2+k,左右平移时,只与m有关,往左是加,往右是减;上下平移时,只与k有关,往上是加,往下是减。

三、相似三角形

1、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

2、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且bd≠0,那么a/b=c/d;如果a/b=c/d,那么(a+b)/b=(c+d)/d。谁都不能为0。为0无意义。

3、一般的,如果三个数a,b,c满足比例式a:b=b:c,则b就叫做a,c的比例中项。(如果是线段的话,只能取正的,如果是数,正负都可以)

4、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

5、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照我们老师的方法来说就是A字型和8字型。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3

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点P(x,y)在第二象限

点P(x,y)在第三象限

点P(x,y)在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4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 5

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4.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5.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6.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7.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8.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9.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10.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相等。

11.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1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3.半圆(或半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

15.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他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

16.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17.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

18.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19.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20.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1.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22.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这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23.直线L和○O—d

直线L和○O相离——d>r

24.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5.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26.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7.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8.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29.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分外离和内含)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分外切和内切)。如果这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

30.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31.我们把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32.在半径是R的圆中,因为360°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πR,所以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πR

L=——

180

33.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4.在半径是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nπR2

扇形=——

360

35.我们把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

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整理模板_精选范文网

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九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