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相关文章
十份信心,十份努力,十份成功。学习成绩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1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2
整体阅读:
1.着眼中间,瞻前顾后,把握行文思路
(1)思考1—6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关联;
(2)明确中间段落部分讲具体的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内涵;
(3)概括最后两段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的性质。
2.感悟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胸怀
例如:第一间精神小屋: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从中也体现了作者深广的胸怀。
3.针对关键语句,展开联想,反思内化
例如:第二间小屋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文中:“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
总结升华:
1.总结本文的表达和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品味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2)构思新颖独特。(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4)文笔细腻。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3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词多义
明:
(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
(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
(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
(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
(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则:
(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
(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
(2):备齐
词类活用
⒈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⒌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⒍刻唐贤今人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4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 5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狼嚎(háo)苔藓(táixiǎn)咀嚼(jǔjué)巉(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骸(hái)骨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虚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3.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着才是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肯甘心地死呢?
2.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像和美妙的梦境。
3.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初三语文知识点上册经典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