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数学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5

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1

  1.相反意义的量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意义相反的词,反映着一些不同的情境、状态或过程,如“高出与低于”“扩大与缩小”等,这些词与数字、单位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如“涨0.1元”“调出80t”等,这个概念包含:

  (1)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等.

  (2)都是同类的数量,如“高出10米与支出300元”就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1)正数:如+1,+3/2号,+1.05等这些小学里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

  号就是正数,此时的“+”不是表示加法运算,而是代表数的性质,如“+1”读作“正1”,正数前面的“+”可省略不写.

  车上淋7

  (2)负数:如-1,-7/3,-2.1等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就是负数,“-”号

  表示数的性质,读作“负”,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

  (3)关于“0”的意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同时,它不再是小学理解的表示“没有”的数,也不再是最小的数,结合生活实际,它具有自身的意义,如“00C”表示冰点时的温度等.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正、负数可用来表示生活中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5米与下降6米,向东l0km与向西8km,盈余10万元与亏损2万元等,都可以用正数与负数来表示它们.

  解题方法指导

  [例1]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应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2圈怎样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重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分析:(1)加分和扣分具有相反意义,+10表示加10分,则扣20分应用-20表示;

  (2)逆时针转动转盘与顺时针转动转盘表示相反意义,逆时针转动为正,则顺时针转动为负;

  (3)超出标准质量的相反意义的量是低于标准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g表示为+0.02g,则-0.03g表示低于标准质量0.03g.

  解:(1)扣20分记作-20;

  (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

  (3)-0.03g表示乒乓球低于标准质量0.03g.

  说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另一个量就用负数表示,到底用正数还是用负数来表示其中的哪一个量,只是一种规定,但也常遵循人们的习惯,比如人们习惯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收入等.

  [例2]某水文站记录一条河流的正常水位是28米,记录表上有6次记录分别为+2.1,0,-1.2,-3,-2,+1,这6次记录表示的实际水位分别是?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把“高于”“上升”等记为正数,一般情况下,数学遵循这些生活“约定俗成”的规矩,所以,本题中的“+”号表示高于正常水位.

  解:30.1米,28米,26.8米,25米,26米,29米。

  说明:从本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生活去看数学,不仅会感到单调与枯燥,而且也会让数学成了“无源之水”.

  【变式】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出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mm记作什么?现在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分别为+lmm、-1mm、-1.5mm、0mm、+3mm.若规定课桌高度比标准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m、最低不能少于2mm就算合格,问上述5张课桌中有几张合格?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把比标准高度高记为正,则比标准高度低记为负;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m,最低不能少于2mm就算合格,也就是量得尺寸高、低在+2mm和-2mm之间算合格,故知+1mm、-lmm.0mm、-1.5mm均为合格.

  解:比标准高度低3mm记作-3mm,以上5张课桌中有4张合格.

  [例3]若向东走8m,记作+8m,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走+18m,再走-15m,又走+20m,最后走-12m,你能判断此人这时在何处吗?

  分析:因为规定向东为正,所以走-15m、-12m,即为向西走15m和12m,那么这个人最后应在18-15+20-12=11(m)处,即在A的东边11m处.

  解:18-15+20-12=11即+11.故这个人最后在A处以东llm处.

  说明:(1)要正确理解“+”“-”号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当我们规定出正数的意义后,“-”号就表示与“+”号意义相反的意思,如本题的“-”号即表示

  “向西走”.

  (2)本题可结合经验,用示意图帮助求解,就像直接观察温度计来获取温度变化情况一样.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2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三、同底数幂的除法

(1)运用法则的前提是底数相同,只有底数相同,才能用此法则

(2)底数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3)指数相减指的是被除式的指数减去除式的指数,要求差不为负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3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4

重要考点

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用(六条)及逆运用(数的计算)。

(1)an·am2)(am)n=(3)(ab)n = 4)am ÷ an

(5)a0 (a≠0) (6)a-p= =

2、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3、整式的乘法公式(两条)。

平方差公式:(a+b)(a-b)=

完全平方公式:(a+b)2 (a-b)2

常用公式:(x+m)(x+n)=

5、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6、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和

7、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角的关系线的平行) ①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 互补,两直线平行.

8、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线的平行

9、能判别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会列列关系式(因变量=自变量与常量的关系)

10、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2)起点、终点不同表示什么意义

(3)图象交点表示什么意义(4)会求平均值。

11、三角形(1)三边关系:角的关系)

(2)内角关系:

(3)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重点)(4)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注意:公共边、边的公共部分对顶角、公共角、角的公共部分)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重点)(6)等腰三角形:(a)知边求边、周长方法

(b)知角求角方法

(c)三线合一:

(7)等边三角形:

12、会判轴对称图形,会根据画对称图形,(或在方格中画)

1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14、(1)等腰三角形: 对称轴, 性质

(2)线段 : 对称轴 ,性质

(3)角 : 对称轴 ,性质

15、尺规作图:(1) 作一线段等已知线段 (2)作角已知角 (3)作线段垂直平分线

(4)作角的平分线 (5)作三角形

16、事件的分类:,会求各种事件的概率

(1)摸球:P(摸某种球)=

(2)摸牌: P(摸某种牌)=

(3)转盘: P(指向某个区域)=

(4)抛骰子: P(抛出某个点数)=

(5)方格(面积): P(停留某个区域)=

17、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18、方法归纳:(1)求边相等可以利用

(2)求角相等可以利用 。

(3)计算简便可以利用 。

19、注意复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科学记数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绝对值。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 5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三、同底数幂的除法

(1)运用法则的前提是底数相同,只有底数相同,才能用此法则

(2)底数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3)指数相减指的是被除式的指数减去除式的指数,要求差不为负

四、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如:bca22-的系数为2-,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五、平方差公式

表达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号的分式:

1/(3-4倍根号2)化简:

六、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中常见错误有:

①漏下了一次项

②混淆公式

③运算结果中符号错误

④变式应用难于掌握。

七、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意:首先确定结果的系数(即系数相除),然后同底数幂相除,如果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TAG标签: 数学 知识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