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相关文章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关于2020年中考政治的高分复习提纲,同学们很快就要考中考了哦,大家都有在好好复习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1
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2)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3)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主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民族精神的及意义是什么?
: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具体表现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③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精神动力。
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⑴从国家的角度说: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主心骨;②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④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
⑵从青少年的角度说:①认真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等,学好各门功课,从中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③我们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远大志向,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举例说明:①阅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读物;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③学唱爱国主义歌曲;④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⑤参观革命圣地;⑥参加升旗仪式等等。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2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C5.D6.D7.C
二、不定项选择题
8.BD9.A10.AC11.AC12.ABD
三、非选择题
13.面对同样的成绩,高蕾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李谦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因为人的情绪产生与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当人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消极情绪。考80分,对高蕾来说远没有达到要求,自然会感到失望;而对李谦来说则超出了希望,自然会感到高兴。
14.他没有得心理疾病。进入青春期,人的情绪变得阴晴无常,这是青春期个体情绪变化的一个特点。中学时期,正处于千变万化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情绪状态,往往成为整个青春期生活的基调。而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又往往对自己的情绪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自觉地控制了。青春期情绪的特点不是使人变小,倒是情绪向成人化的过渡。我们要冷静地审视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15.情绪不稳定是小敏烦恼的原因。她应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结合所学的调控方法和小敏的实际情况,给她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办法即可。
16.略。
17.⑴赵新不顺的原因是他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由于他没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及时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从而影响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⑵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换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保持好的心情。
【篇二】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C5.C6.B7.A8.A9.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0.AC11.ACD12.ABC13.AC
三、非选择题
14.略。
15.⑴设法使他理解。⑵尽量理解他人。⑶努力完成。⑷冷静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⑸告诉自己人无完人。⑹采取积极的方式适应之。⑺救助他人或把问题放一放。⑻提醒自己,宽容是美德。
16.⑴张栩面对生活的意外打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面对高位截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幸时,他自我激励,用顽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消沉情绪,并在别人的帮助下,克服困难,用自己的特长做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将痛苦、烦恼、忧愁,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⑵我们应该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调节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经得起生活中困难、挫折的考验,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17.⑴前期作品主要表现了“喜”的情绪;后期作品主要表现了“哀‘的情绪。
⑵这种情绪的变化主要是由李清照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她个人境遇的变化造成的。
【篇三】
1D、2B、3C、4B、5C、6D、7A、8B、9B、10C、11A、12A、13D、14B、15C、16D、17B、18A、19C、20A
21.(1)能写出感受就可以给分。(2)关键是我们在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要注意把握,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等。(3)学习中苦中有乐,要学会享受学习,不断摸索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的新节奏等。
22.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人类共同的家园日益恶化,给生态平衡、人类自身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灭绝猴子旨在灭绝人类。动物们的要求告诫我们: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尊重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
23.(1)地球环境的恶化、人口的增多、工业的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等。(2)人们应该关爱生命,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3)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24.(1)春天、朝阳、灿烂、奋斗……(2)从现在起为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初中生活规划,注重知识学习与品德的培养,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成为人才。
25.(1)自我观察法──自己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将自己的文章作为范文给同学们欣赏等。(2)确立自己的理想──成为优秀作家,并时刻提醒自己,坚持每天写日记。(3)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6.(1)不会,在实现青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我们应勇敢地面对,挑战自我。(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充实自己;珍惜美好时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等。(3)具有哲理性即可,答案略。
27.(1)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就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更有很多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与怀念,他们虽死犹生,其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2)如屈原、蔡伦、黄道婆、戚继光、邓世昌等。
(3)提示: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3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4
学生:我们在做政治题目时,为什么有些题目常常跑题或答不到要点?
教师:要正确回答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设问,理解题目本身所传递给你的题意。当你能正确理解、搞清题目的真正意图后,解答就变得很明确。
学生:那么,怎么才能看懂题目,弄清题意呢?
教师:如下列题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上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并就你收集的剪报中或者你所了解的上海近几年的巨变中,举两个例子。这道题目很多同学都答不到要点,以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所致,因此很多同学都答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含义。
学生: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难道不是由于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吗?
教师:基本路线是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的原因。
题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注意“从此”这个词语。“从”是时间限定,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此”是代词,指党制定并提出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显然,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以,题目中党制定了基本路线的“制定”是要点,是说明道理的首要选择。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党制定基本路线的根据是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 5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为严格。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答:(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权大没有法大)(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
答:(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作的事;(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它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这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
答:(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2)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3)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任何团体和组织都必须模范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青少年应怎样增强宪法观念?
答:(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3)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