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1
黄土地貌
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占陆地面积的1/10 。
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
①沟谷纵横、地面破碎。中国黄土高原沟谷密度达3000~5000米/平方千米,最大10000米/平方千米。沟谷下切深度为50~100米 。
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达60%以上。地面坡度>15°的约占黄土面积的60%~70%,<10°的不超过10%。
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 。
侵蚀营力有水、风、重力和人为作用。作用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其中潜蚀作用可造成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假喀斯特”地貌。
黄土抗蚀力极低,侵蚀速率为1~5厘米/年 ,个别沟头可达30~40米/年,甚至一次暴雨冲刷成一条数百米长的侵蚀沟。
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面。各流域的最高分水岭为第一级;降低60~80米为第二级;再降低40~60米为第三级。
一般第一级地形面的黄土地层层序较完整;第二级地形面离石黄土上部地层较薄,以致消失;第三级地形面多只有马兰黄土堆积。
第二、三级地形面分别构成谷地,第三级地形面以下为现代河谷。沟道流域黄土地貌层状结构是黄土地貌发育历史过程的记录。
黄土地貌类型主要有:
①黄土沟间地。包括黄土塬、梁、峁、墹地、坪地、洑地等。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称塬。
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为梁。沟谷分割的穹状黄土丘为峁。老沟谷(距今约10万年形成)中由黄土堆积成的平坦谷地称黄土墹。为沟谷分割后的平地称黄土坪。沿沟呈条状分布的破墹地称?地(有的称壕?地)。
②黄土沟谷。有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坳沟(干沟)、河沟等。
③黄土潜蚀地貌。地表水下渗对黄土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包括机械与化学作用),引起地面崩塌,形成黄土碟、黄土陷穴(有漏斗状、竖井状、串珠状)、黄土桥、黄土柱等。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有纯自然过程的侵蚀(即古代侵蚀)和人为因素参与的侵蚀(称现代侵蚀)。
如何减少侵蚀,充分利用黄土土地资源,改造黄土地貌是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的主要办法是:控制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地利用与改造;始终注意保持黄土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2
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 ℃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它反映一地气候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和热量的多少。而气温是一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3
湖泊地貌
由湖水作用(包括湖浪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湖浪是风力在湖泊表面引起水质点振动的现象。湖浪可以改造河流携带的、湖岸边坡被剥蚀下来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泊滨岸地貌。
湖浪冲击边岸,形成的激浪流拍击湖岸,形成了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湖蚀地貌,如湖蚀崖、湖蚀穴、湖蚀阶地等。
湖积地貌有:湖积阶地、湖积平原、湖积沙坝等。
入湖河流所携带的物质,在湖口地区可形成湖滨三角洲。
由于风、气压、山崩、滑坡、地震等可以引起湖水位围绕一定位置发生有节奏垂直升降变化的定振波,从而形成水下崩塌、滑坡、浊流谷地、浊流扇等。
当湖泊不断填充淤塞,湖水变浅,逐渐向沼泽方向演化形成沼泽。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4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5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