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好的习惯让自己独自享受成功的同时,也会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充实和快乐,那就不回觉得学习是枯乏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中知识专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1

最长的河流(外流河):尼罗河(以卡盖拉河为源,非洲埃及)6671Km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1977年最高含沙量920Kg/m3)37Kg/m3,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Km,有1800Km之说?)(是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

最早的运河:古苏伊士运河(建于公元前19世纪,完成于前500年,8世纪被毁弃,19世纪重建。)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流经西欧至东欧共18个国家),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

最深湖泊:贝加尔湖(西伯利亚)最深处1620m(1640m?),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Km2

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里海(欧洲)37.1万Km2

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m

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洲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达24.5万Km2

最大的人工湖及水库:沃尔特水库(加纳,面积达8502 Km2)

最大的湖中岛中湖:马尼图湖(休伦湖,面积达104 Km2)

最深的咸水湖:死海(水深达330m)

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湖面海拔负392m,是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

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m)

最高的淡水湖:玛法木错湖(湖面海拔4585m)

海拔最高有航线的湖泊及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812m)

最咸的湖泊:死海(湖水盐度达300‰,为一般海水的8.6倍)

最古老的湖泊:贝加尔湖 (已经在地球上存在超过2500万年)

蓄水量最多的咸水湖:里海 (体积达78200Km3)

蓄水量最多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体积达23600Km3)

蓄水量最多的人工湖:布拉茨克水库(俄罗斯,体积达169Km3)

蓄沥青最多的沥青湖:彼奇湖(特立里达和多巴哥,面积0.4 Km2,沥青量1200万T。)

水类型最奇怪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淡水,一般咸水)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979m

热极: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有认为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 最高记录:63℃? )

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 最低记录一94.5℃?(另有记录为南极洲东方站,-88.3℃,)

湿极:怀厄莱阿莱(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 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达12244mm

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南美洲) 年降水量小于0.1mm(0.51mm?),1845年~1936年的91年间未曾下雨

雨极:乞拉朋齐(印度东北部) 年降水量10842mm,1861年降水量达20447mm,1961年26461mm

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m/s

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

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沙特阿拉伯

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

最大的水电站:中国三峡水电站,超过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Kw。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

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其次几内亚,巴西,牙买加

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

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

产锡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65万T,占有开采价值金属量3/5),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T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白银储量最多的国家:加拿大,5万T,其次俄罗斯,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T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

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

铅锌储量最多:澳大利亚

镍储量最多:澳大利亚

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总面积约1707.52万Km2)

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总面积0.44 Km2)

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产量和出口都最多)

棉花:中国 (产量和出口都最多)、美国?

大豆:美国 (产量和出口都最多)

香蕉:巴西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

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烟草:中国

黄麻:印度

甜菜:俄罗斯

咖啡:巴西 也是种植最早的(13世纪)

苹果:俄罗斯

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 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 、 神黄线、 焦日线 。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 铁路 为主, 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

煤铁钢、煤焦化 。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 、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 农业 、轻纺工业、 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 “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 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3

0°经线:

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

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

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

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

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

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

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

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

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

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60°:

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

西经30°:

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2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

东经16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

赤道:

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30°N:

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

40°N:

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

50°N:

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

北极圈:

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

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4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 5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TAG标签: seo_keywords

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解析推荐模板_精选范文网

好的习惯让自己独自享受成功的同时,也会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充实和快乐,那就不回觉得学习是枯乏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中知识专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高中知识专题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一、有利影响1.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河流枯水期径流量;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增加流域内的蒸发量。2.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3.“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