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最高理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中专题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1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2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 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 ,需求量 小 ,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煤为主,易引发 酸雨 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 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

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 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 污染 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3

(1)水资源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修建水库

空间:东南多,西北少,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浪费严重—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

(2)水能资源

地区:西南最多

河流:长江最多

条件:水量大,落差大

(3)太阳能

丰富区: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贫乏区:四川盆地

(4)风能

西北内陆:冬春丰富

东南沿海:夏秋丰富

(5)地热能

羊八井水电站(藏)

(6)核能

1.核电站坚实的条件:

常规能源缺乏

科技发达

资金充足

市场需求量大

2.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珠江三角洲)

浙江:秦山(长江三角洲)

(7)渔场

1.条件

寒暖流交汇处

大河入海口

浅海大陆架

温带海区

2.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8)盐场

1.条件

光照强

地势平坦

2.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津)

(9)土地资源

1.耕地:东部季风区、东北、华北、东南

2.草地:西部非季风区

3.林地:东北(最大)、西南、东南(人工林)

(10)矿产资源

1.煤:三北地区(华北、西北、东北)、山西、内蒙古、贵州

2.油气:三北地区

3.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4.有色金属:南多北少

返回目录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4

1.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1)诱因:自然异变。(自然属性)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和资源。(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财产、资源环境)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答题角度)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如(农业生产:种植业、农作物、林木、牲畜等)、(工业生产:道路、机场、船舶、厂矿等)、(生活:房屋、建筑、道路等)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如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环境破坏: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具体材料,具体自然灾害答具体)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害能力。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发性:干旱、洪涝等。

6、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或的深厚的

2.形成条件:

(1)广阔的,海水通过。

(2)下上的的大气结构,促使空气及水汽。

3.分布:

三大海域:

(1)海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2)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海域: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4.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判定:中心风力达到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 5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 人类开发 。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 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选择性必修一总结集锦_精选范文网

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最高理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中专题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高中专题知识1水利工程的评价1.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1)可行性评价①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条件:经济发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