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二地理各大洲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1

  1.上课以为自己听懂了,可你仍然作业不会做,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变形;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新鲜,常常遇到那种好象从未见过的题型;

  2.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

  3.考试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就是老师讲的某个典型的东西,却有那种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感觉,或者豁然开朗、猛然醒悟的感觉;

  4.当老师要你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或要你总结某一章所学内容的时候,你总是支支唔唔无线.一个自己所犯的错误,只是轻轻的告诉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简单地归结为粗心,但下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2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3

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4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1.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主要包括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

2.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从而达到追求更高利润。产业转移最主要、最常见的方式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设立工厂。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转移国)原主导产业转移后,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转移对象国)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还可以通过企业将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可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另一方面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使转移国的环境污染得到缓解,而使转移对象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转移对象国就业机会增加。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 5

1. 熟悉一组地名: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开普顿等。

2.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成因:属于地堑构造,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或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大断裂)

3. 非洲的气候特色:

A、“热带大陆”------3/4以上面积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0C以上。

、“干燥大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C、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并大致对称于赤道

_分析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的原因

先看图,熟悉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

(1)赤道横贯中部

(2)地形起伏不大,海岸线较平直。

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_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4. 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

(1)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欧洲5‰,中国11.2‰)

1978—1988年十年中,非洲人口增长了34%,粮食只增长了24%。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

(2)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

长期地发展单一经济。

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自然环境恶化。

(3)国家政局不安定,影响生产发展。

5、“富饶的大陆”----黄金和金刚石产量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南部非洲区是世界罕见得矿产富集区,主要有金、铀、金刚石河多种稀有金属。

6、埃及:(属于北非,属于白非洲)

(1)熟悉地名:开罗、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KM)、阿斯旺大坝、苏伊士运河

(2)盛产长绒棉。

条件适宜:A、肥沃的沙性土壤

、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_埃及的港口亚历山大港是的棉花市场。

(3)首都:开罗,是非洲的城市。附近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7. 南非:

(1)开普顿港口:属于地中海气候。

(2)黄金之国,其他主要矿产有铀矿、煤炭等。

四、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 多半岛、岛屿、海湾。(地名:四大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冰岛、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巴伦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峡。)

使欧洲大陆深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亚洲地区相比,冬季比较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_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

2、面积第六(1000万平方公里);地势最低(平原地形为主)。

3、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A. 欧洲大部分地处盛行的西风带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 西部沿岸海域有势力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直达北冰洋巴伦支海西部。西风吹过暖流上空,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入欧洲大陆内部,使之温和多雨。

C. 欧洲海岸曲折,山脉多呈东西向延伸,有利于西风和海洋影响的深入。

(2)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有雨,秋冬较多,雨日多,日照少。

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 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看图时,注意河流与流经的国家,河流与流经的城市,河流与流经的工业区之间的关系。(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

5、简介欧洲联盟

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是欧洲国际性经济组织,成立于1957年,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12国。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该条约1993年11月生效,原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上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6、德国

1. 熟悉德国的位置;德国1990年10月统一,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柏林。

2. 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的国家;贸易额与美国不相上下。

鲁尔区是欧洲和世界的工业区。

有利条件:

A、煤炭资源丰富(褐煤产量世界第一)

、地处东欧和西欧、南欧和北欧铁路交通枢纽,莱茵河流贯全区,水源充

足,航运便利。

C、雄厚的科技力量。

工业部门中以煤炭、钢铁、化工有名。

德国的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发展。如慕尼黑------宇航、飞机和电子工业。

7、英国与法国:

1. 英国与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英吉利海峡

2. 比较英国、法国的主要自然特征

英国 法国

首都(流经的河流) 伦敦(泰晤士河) 巴黎(塞纳河)

海港 伦敦 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英格兰中部区、苏格兰地区(电子)、伦敦(新老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曼彻斯特(纺织)、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的综合性工业区)、敦刻尔克、福斯(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 是欧洲的石油出口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是欧洲的粮食出口国。(出口小麦)

主要特产   葡萄酒(香槟、白兰地)

TAG标签: 地理 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小编为你整理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