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相关文章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上,我们可以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的会考必拿下知识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1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2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 人类开发 。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 放在第一位。① 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 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 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
森林受到危害,也会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3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4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
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1)、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进而形成工业地域。
2)、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工业企业集聚的主导因素:利用廉价劳动力;利用交通枢纽;利用资源;利用能源。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污染空气:工厂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工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3)、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 5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涉及一些地理基本理论,学习这些基本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有关文字,而是要在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去认识和分析工业布局的现象,初步进行简单的工业布局设计。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工业布局的实例。
实例1:各影响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的实例。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协作条件、技术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这些条件对工业布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我国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紧张,在这里就不宜布局高耗水工业部门;石油资源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了石油开采工业的分布;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廉价的地区吸引了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实例2:具体工业部门布局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实例。对任何一个工业部门的布局,各种因素都起着作用,要进行综合分析。在学习中要引起注意的是,课本中在某一影响因素里面举出了实例,但决不能理解为这个布局实例只受一种因素影响。但是,不同的工业部门对工业布局的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就出现下列两个层次的实例:①单一的。如分析影响甘蔗制糖工业的首要因素是什么。②多项的。如钢铁工业布局要考虑哪些因素。
实例3:对某一地区工业布局条件分析的实例。如武汉布局钢铁工业条件分析,北京市布局电子工业条件分析,沪宁杭工业区形成条件分析,鲁尔工业区形成条件分析。这类分析是综合性的,既要考虑影响工业布局的各个因素,又要考虑该区域的各项地理条件。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工业布局理论对有关地区工业布局条件的分析。
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概括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