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5篇
相关文章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只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增,日有所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1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
①多次利用:K离子,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2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_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_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_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_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①加热至90~95℃DNA解链;
②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
③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_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_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4.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
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1)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3)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4)设计中的困难:如何推测非编码区以及内含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3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茎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8、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4
1、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已分化的细胞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
(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_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的证明实例
(1)植物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动物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发育的潜能.
3、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起点:具有细胞核的细胞;②终点:形成完整的个体;③外部条件:离体、营养物质等.
注:种子发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
5、细胞全能性比较
(1)动物与植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同一个体: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同一细胞:刚产生的细胞>成熟细胞>衰老细胞.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5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定义: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种类: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约为100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并非生物体内每一种蛋白质都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成人有八种(婴儿有九种,+组氨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
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通过其它化合物转化而来。
补:①八种氨基酸可用谐音记忆:“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人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
3、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1)结构通式
(2)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S等。
(氨基酸分子式:C2H4O2N+R)
(3)特点:
①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也可以有几个,因为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
②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③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这是将氨基酸进行分类的依据。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多肽的形成
(1)原料:约20种氨基酸
(2)场所:核糖体
(3)方式:相邻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①脱水缩合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COOH和—NH2,而氧则只来自于—COOH。
②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③R基中的—COOH或—NH2不参与肽链的形成。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
↓脱水缩合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
↓盘区、折叠
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水平:①种类不同;②数目成百上千;③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2)多肽水平: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与变性
1、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1)结构蛋白
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中的蛋白质。
(2)功能蛋白
①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O2。
②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都具有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③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各种激素。
④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四、有关蛋白类物质的计算
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若形成的多肽链是环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注: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在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它形式告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S—S—”,脱去2个H。)
2、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1)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2)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3、蛋白质中含有的N、O原子数的计算
(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中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中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