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7

在高三学习的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我们需要的是重点,而不是各种杂点,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迅速有效提高你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1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2.《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4.《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

5.《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6.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诗人(称谓)臧克家。

7.《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出色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9.《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称谓)。

10.《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11.《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12.《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13.《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我国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2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眺望:往远处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

命运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不肥沃。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钳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

攻讦:(因利害冲突)揭发并攻击他人的过失或隐私。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昙花一现: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原来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_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截然相反:形容界限分明的不同。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3

【通假字】

1、于嗟鸠兮/于嗟女兮2、犹可说也/不可说也

3、隰则有泮4、与子同泽

5、爱而不见6、自牧归荑

7、说怪女美8、来吾道夫先路也

9、箱帘六七十10、终老不复取

11、蒲苇纫如丝12、契阔淡讌

13、列缺霹雳14、钿头银击节碎

15一尊还酹江月16、暴霜露

17、暴秦之欲无厌18、当与秦相较

1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长乐王回深父

21、至莫夜月明22、敛赀财以送其行

23、亦曷故哉24、须臾成五采

25、少圜

二、古今异义

1、春与秋其代序2、昔三后之纯粹兮

3、汝岂得自由4、可怜体无比

5、小子无所畏,何敢肋妇语6、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

7、便利此月内8、千万不复全

9、多谢后世人10、复得返自然

11、失向来之烟霞12、明年秋

13、凄凄不似向前声14、便可白公姥/奉事循公姥/勤心养公姥

15、昼夜勤作息16、我有亲父兄

17、逼迫兼弟兄18、其实百倍/其实亦百倍

15、思厥先祖父16、可谓智力孤危

19、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1、岂非人事哉2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23、空中而多窍24、墙往往而是

2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7、吴之民方痛心焉2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29、多平方30、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4

第一单元

基本篇目:《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致橡树》《致大海》

文学常识:1、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2、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

背诵内容:《沁园春·长沙》

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重要词语:青荇(xìng)

第二单元

基本篇目:《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

文学常识:朱自清

背诵内容:《荷塘月色》课文4—6段

名句: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重要词语:蓊(wěng)蓊郁郁袅(niǎo)娜(nuó)脉脉(mò)斑驳(bó)裾(jū)肄(yì)业静谧(mì)踏莎(suō)行

第三单元

基本篇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

重要词语:不可估量(gūliáng)繁芜(wú)丛杂豁(huò)然开朗浅尝辄(zhé)止卓(zhuó)有成效义愤填膺(yīng)惨(cǎn)遭迫害真谛(dì)祈(qí)祷(dǎo)枷(jiā)锁披露(lù)匿(nì)迹携(xié)手骇(hài)人听闻煎(jiān)熬(áo)

修辞作用: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关联词:下面句子括号中所填的一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尽管不过以至况且B.即使但是甚至然而

C.如果不过以至而且D.即使但是甚至而且

第四单元

基本篇目:《〈呐喊〉自序》《胡同文化》

文学常识:1、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坟》等14部。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

2、汪曾祺,我国现当代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职业》《受戒》《大淖记事》《虐猫》等,散文有《人间草木》《故乡的元宵》《胡同文化》等。其作品被看成最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有着朴实、清新、优美的特点。

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重要词语:侮(wǔ)蔑应(yìng)试愤懑(mèn)缢(yì)死可憎(zēng)不恤(xù)悬揣(chuǎi)学籍(jí)慰藉(jiè)不惮(dàn)国子监(jiàn)安土重(zhòng)迁摞(luò)起来陆润庠(xiáng)王垿(xù)寺蛤(há)蟆陵低徊(huí)街坊(fang)腌(yān)菜约(yāo)二斤

重点语段: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铁屋子”“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大嚷起来”各比喻什么?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5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趣舍万殊(通“取”。教材注释为:趣,趋,趋向,取向。)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2)一

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年)

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驰)

所以兴怀(使……兴起)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爱的事物)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

一、字

1、传道受业解惑2、或师焉,或不焉

二、词

(一)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小学而大遗

3、今之众人

4、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

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其可怪也欤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其出人也远矣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乎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学于余

4、于其身也

5、不拘于时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择师而教之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句读之不知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三)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而耻学于师

3、小学而大遗

4、位卑则足羞

5、吾从而师之

6、吾师道也

三、句

(一)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不拘于时,学于余。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师不必贤于弟子

2.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二)语句翻译: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同步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郯子(tán)苌弘(chánɡ)

老聃(dān)李蟠(pán)

B.句读(dú)渎职(dú)

穷兵黩武(dú)买椟还珠(dú)

C.六艺经传(chuán)传记(zhuàn)

传说(chuán)传宗接代(chuán)

D.贻之(yí)春风骀荡(yí)

心旷神怡(yí)甘之如饴(yí)

【答案】A(B项“句读”应读dòu;C项“六艺经传”应读zhuàn;D项“春风骀荡”应读dài。)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答案】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C(均为“学习”之意。A.出:超出/出自。B.惑:疑难问题/糊涂。D.道:道理/风尚。)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恣其所为不问朝夕遣人候问武

C.或师焉,或不焉云霞明灭或可睹而或长烟一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公拆袄,出珠授之

【答案】A(惑:①疑难问题;②糊涂;③疑难问题;④迷惑。B.请教/寻找/询问/问候,C.有的/或许/有时/有的人,D.超出/出现,指建成/出工/拿出。)

5.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B(B中“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余皆为动词,到、往)

高二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5篇_精选范文网

在高三学习的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我们需要的是重点,而不是各种杂点,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迅速有效提高你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需要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