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我们既可以做到很好地玩,又可以考好成绩。根据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知识对你的学习方法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也可以向别人借鉴、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你自己的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1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二单元知识点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知识点三、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2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未必)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

21.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22.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3.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2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

25.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6.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27.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8.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3

1、 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 )

点拨: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对人生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2、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

点拨: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 )

点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客观的。

4、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就要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 )

点拨: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5、理想对人生和社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

点拨: 理想有科学与不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6、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个人对社会的索取是不必要的。( × )

点拨: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因此,人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的尊重和满足。 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 )

点拨: 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承认个人利益也不一定就是个人主义。 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是个人主义。

8、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或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 )

点拨: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既有物质贡献,又有精神贡献,不能笼统地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个更重要。

9、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 )

点拨: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4

单元

考试内容

能力层级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10

 

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考点解析】

  1.(理解)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2.(理解)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能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4.(简单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5.(识记)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它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动员和掌握群

  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6.(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简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 5

1、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 )

点拨: 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是辩证的否定,或称“扬弃”。

2、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 × )

点拨: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

点拨: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4、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

点拨: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不一定都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创新能否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还要看创新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5、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

点拨: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 )

点拨: 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7、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 )

点拨: 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 但创新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于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需继承。

8、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辩证的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

点拨: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因此,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TAG标签: 政治 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备基础知识点归纳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我们既可以做到很好地玩,又可以考好成绩。根据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知识对你的学习方法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也可以向别人借鉴、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你自己的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