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相关文章
学会从层层困惑中看到一丝希望,学会从重重困难中找到一缕曙光,学会从阵阵郁闷中发现一份悠扬,学会从种.种坎坷中获得一些力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学年的政治学详细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1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2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 )
点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要注意社会意识的双重性。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同步的。( × )
点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 )
点拨: 当上层建筑的变革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
点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 × )
点拨: 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不具有决定作用。
6、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 × )
点拨: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 )
点拨: 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8、与人民群众相比,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 × )
点拨: 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 )
点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其中最主要的、稳定的部分。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 )
点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11、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
点拨: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 )
点拨: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3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具体要求略)。
(3)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体要求略)。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1) 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 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要性:
(1)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三原则)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要性)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判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
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4
【学习目标】—导
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重难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判断
一、基础梳理—思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围绕什么问题展开?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3、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4、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及其表现?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有何关系?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别回答了哲学的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议、展、评
(一)判断下列说法属于哪个哲学派别哪种基本形态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4)“人是万物的尺度”。
(5)“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 ”。
(6)“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7)“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性?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请举例说明。
三、自我检测—检
1、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2、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所依也”;柏拉图认为“事物是理念的影子”。这两种观点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不变论和诡辩论的对立
3、心灵的房间,不打扫会落满灰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出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在世界观上一致的是( )。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②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日日清】—清
1.课后完成“分层训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础自测部分。
2.下节课堂上完成“状元之路新课标政治必修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时作业。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 5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路线的意义: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高二政治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与练习题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