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相关文章
书让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书让你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书点燃希望,让你在无穷无尽的人生漫漫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样将你这只小船送道路的终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公转概况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四季的更替与五带的划分
一、地球公转概况
概念——;公转方向——;公转轨道——;公转周期——;公转速度——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方向规律: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1.公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2.太阳位置“相反”:南“左”北“右”
2、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4 公转的周期:公转一周360? ; 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3.公转的速度:角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平均每日约1°。线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平均约30㎞/S。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近日点时最快;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远日点时最慢
(二)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一轴 两面 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
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的影响
黄赤夹角:23.5? 或23?26?=回归线的纬度; 轴黄夹角:66.5? 或66?34?=极圈的纬度
1、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使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2、黄赤夹角大小决定了太阳回归运动的范围
3、度数在一定时期可以看作不变,但长时间有微 小的变化.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判断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连线法:?、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的位置,若在北半球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90°;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当地地方时为12时),此刻的太阳高度角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小,到晨昏线减小为0°
正午太阳高度的经度分布规律
1.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
2.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或在南半球,或在北半球),则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即等太阳高度线的左右跨度大于1800个经度)。
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 纬度相同的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 离直射点纬度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 离直射点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减小1° ( 距直射点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2
城市功能区
1.城市功能区的成因: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各项活动需占用土地;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地块交通可达性、地价等不同——城市各项活动发生空间竞争——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教区;风景区
2.三种主要的城市功能区
(1)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工业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运输要求,决定了工业企业必须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地带布局
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区外迁的原因?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工厂被迫向城市外缘迁移。
(3)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
原因:交通便利;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3.3.中心商务区(CBD)
世界著名的中心商务区(CBD)有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日本东京新宿区和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等。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征:1.经济活动最为频繁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内部分区明显(水平/垂直)
1.哪些功能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也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答: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 城市所共有。
2.繁华的商业街附近有住宅分布吗?住宅区附近有商店分布吗?答:有。
3.城市各功能区有明显界线吗?某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吗?
答: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 2.经济因素(重点) 3.社会因素 4.政治因素
1.历史因素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市区建筑物和街道设计维持久远——影响功能分区的格局
早期设立的活动吸引同类活动——同类活动空间集聚 影响功能分区现状
1. 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北京市中心为行政区而非商业区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交通通达度与地租高低的关系:规律: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水平越高。反之
1、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汇——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地租最高峰)——商业中心
2、城市环线与干道交汇处——交通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地租次高峰)——外围商业用地
3、城市外环与干道交两侧——交通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住宅用地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高低的关系
规律: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反之。
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付租能力最强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
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商业区
城市外缘——工业付租能力最弱——工业区
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上班,又方便购物——住宅区
民族和宗教信仰—— 旧金山唐人街;回族社区
4. 政治因素——政策——国家政策干预
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干预有可能促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如盐津县政府在黄葛槽修建新城,并在新城修建政府等行政机构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3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4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 5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
意义: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①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②是一些珍禽的栖息地。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