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高中阶段会学5本生物书,其中有3本是必修的,即必修1~3。那生物考点难点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精选高三生物考点难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1

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_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2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1)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者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取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在细胞器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细胞工程。

(2)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考点细化:

① 都具有该生物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② 细胞在生物体内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③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离体,合适的营养和激素,无菌操作。

④ 在生物的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3)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考点细化:

① 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 再分化是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出根或芽等器官。

③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不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

④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有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需要蔗糖、植物激素,不需要动物血清。

⑤ 在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

⑥ 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愈伤组织之前不需要光照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考点细化:

① 用植物体的茎尖、根尖来获得无病毒植物

②人工种子中人工胚乳相当于大豆种子的子叶,人工种子与正常种子相比发芽率高。

③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

(5)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子细胞细胞,并把杂合子细胞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叫做植物体细胞杂交。

考点细化:

①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② 物理方法:电刺激、振荡、离心;化学方法:聚乙二醇

③ 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

④ 融合后的杂合子细胞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6)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7)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等

(8)动物细胞培养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考点细化:

①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② 动物细胞培养基液体,植物细胞培养基固体,培养的动物细胞通常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② 动物细胞培养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CO2起到调节 PH值作用

③ 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④ 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⑤ 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9)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区别:操作步骤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诱导方法不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只能用物理、化学方法;最终目的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最终是为了获得杂合子细胞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最主要目的是获得单克隆抗体。

(1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3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1)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者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取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在细胞器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细胞工程。

(2)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考点细化:

① 都具有该生物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② 细胞在生物体内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③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离体,合适的营养和激素,无菌操作。

④ 在生物的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3)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考点细化:

① 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 再分化是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出根或芽等器官。

③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不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

④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有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需要蔗糖、植物激素,不需要动物血清。

⑤ 在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

⑥ 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愈伤组织之前不需要光照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考点细化:

① 用植物体的茎尖、根尖来获得无病毒植物

②人工种子中人工胚乳相当于大豆种子的子叶,人工种子与正常种子相比发芽率高。

③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

(5)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交细胞,并把杂交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叫做植物体细胞杂交。

考点细化:

①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② 物理方法:电刺激、振荡、离心;化学方法:聚乙二醇

③ 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

④ 融合后的杂交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6)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7)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等

(8)动物细胞培养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考点细化:

①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② 动物细胞培养基液体,植物细胞培养基固体,培养的动物细胞通常取自胚胎、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② 动物细胞培养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CO2起到调节 PH值作用

③ 使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④ 动物组织处理使细胞分散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⑤ 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样的培养过程通常被称为传代培养。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9)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区别:操作步骤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诱导方法不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只能用物理、化学方法;最终目的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最终是为了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最主要目的是获得单克隆抗体。

(1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11)熟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4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高考生物知识点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 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 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 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 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 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 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 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 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 5

1. 植物向性运动产生的原因:单一方向的刺激。(单侧光、重力)

2. 双缩脲试剂先加氢氧化钠溶液(A液),再加硫酸铜溶液(B液),用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目的是保证碱性环境。

3. 斐林试剂混匀后再用,现配现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氢氧化铜

4. 元素组成:糖类(CHO)

蛋白质(CHON(S))

脂质(CHO(NP))

核酸(CHONP)

5. 小麦萌发期间,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进行供能,消耗胚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来利用。

6.种子萌发期间,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

7. 反射活动必须经过5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否则不能成为反射活动。

8. 抗体的形成一定需要生物膜参与。(属于分泌蛋白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 缺少硼(B)元素,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因为其作用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10.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是根据在生物体内含量命名,和他们的作用大小无关,都很重要。

11.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的种类上,差异性体现在元素的含量上。

12. 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不都以离子状态存在(Ca、Fe是稳定的化合物,N、P、Mg是不稳定的化合物,K是离子)。但是大部分的无机盐还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3. 一条含n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肽建数n-1,如果形成的为环状肽则肽建数为N个。

14.胆固醇属于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和参与血液中的脂质运输的作用。动物含量比较多,植物含量很少甚至不含有。

15.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

16.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载体蛋白有关)。

17. 胞外酶:在细胞外面起作用的酶。如消化酶、溶菌酶。

18.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按照生物通用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生物膜的流动性决定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9. 细胞分裂前期两消失两出现,后期两重建两消失。

20. 液泡中(水溶性色素);叶绿体中(脂溶性色素)。液泡内的色素不能参与光合作用

TAG标签: 生物 遗传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8个整理总结_精选范文网

高中阶段会学5本生物书,其中有3本是必修的,即必修1~3。那生物考点难点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精选高三生物考点难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高三生物考点难点克隆技术1.植物的组织培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