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高中的生物学习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小编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1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2

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

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

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反证法可应用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判断(步骤:假设--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的自由组合规律:

A.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C.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伴性遗传:

A.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

C.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X-显)、佝偻病(X-显)等。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3

(·江苏卷)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________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系谱图中的女儿(Ⅱ?3或Ⅱ?6)患病而父亲(Ⅰ?1或Ⅰ?3)不患病,可排除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可能,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据题意分析可知,Ⅰ?1与Ⅰ?2家庭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a,不带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而Ⅰ?3与Ⅰ?4家庭带的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不带a致病基因,即为A;也就是说,Ⅰ?1与Ⅰ?2的基因型都为AaBB,Ⅰ?3与Ⅰ?4的基因型都为AABb,这样,Ⅰ?1与Ⅰ?4、 Ⅰ?2与Ⅰ?3婚配所生后代的基因型都为A_B_,都表现为不患病。进一步推导可知,Ⅱ?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注:两种基因A与B可以交换),Ⅱ?3的基因型是aaBB,Ⅱ?4的基因型是AAbb,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则Ⅲ?1的基因型是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婚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即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最后的概率是:++=。

答案 (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对点强化](·湖南六校联考)下图是4个患遗传病的家系,图中的黑色为遗传病患者,白色为表现正常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母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25%

解析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丁患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乙患病的遗传方式可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为该种遗传方式,则患病男孩的母亲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而父亲则不含致病基因;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

答案 B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4

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③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 5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TAG标签: 生物 考点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案设计经典大全_精选范文网

高中的生物学习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小编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