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相关文章
高三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1
吞噬细胞(即白细胞):
来源:造血干细胞。
功能: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消化消灭抗原。
拜尔(A.P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l)实验是怎样做的?证明了什么?(P-47图3-3)
⑴、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再侧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黑暗中,胚芽鞘朝向侧放尖端的对侧弯曲。
⑵、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荷兰科学家(F.W.Went)在试验中有什么发现?他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⑴、1928年温特试验及发现:(P-47图3-4)
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数小时后,移走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快。②、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发现:胚芽鞘朝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
③、对照: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快放置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发现:胚芽鞘不弯曲。
⑵、温特试验结论:
①、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②、该物质能从胚芽鞘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③、该物质能引起尖端下部某些部分生长。
浆细胞:
来源: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功能: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
来源:记忆B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来源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2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_素促进细胞_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3
1、抗生素: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1)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主要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生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就到达身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但是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抗生素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只有游离形式的抗生素才能发挥其药效;结合形式的抗生素可作为储备力量,当血清中游离抗生素浓度下降时再逐渐释放。
(3)孕妇血清中的抗生素可以顺利地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为防止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抗生素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孕妇慎用”的提示。
3、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有好转现象时停止用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对症下药不盲目;适时用药抓战机;集中药量打歼灭;切勿滥用抗生素。
4、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抗生素效果下降,不宜用抗生素做预防性使用;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掩盖临床表现,延误对疾病的诊治;不要只看广告吃药,服用抗生素药要遵照医嘱。切勿滥用。
5、怎样使用抗生素才能治病,又能尽量避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避免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呢?首先,生病时应经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出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4
1. 生长素≠生长激素。
2. 线粒体、叶绿体内的DNA也能转录、翻译产生蛋白质。
3.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都是由受精卵分裂过来的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而转录出的RNA不同,所翻译的蛋白质不同。
4. 精原细胞(特殊的体细胞)通过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更多的精原细胞。
5. tRNA上有3个暴露在外面的碱基,而不是只有3个碱基,是由多个碱基构成的单链RNA。
6. 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无色透明,如何调节光线?缩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
7. 抗体指免疫球蛋白,还有抗毒素、凝集素。但干扰素不是抗体,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8. 基因工程中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的限制酶可以不同。
9. 基因工程中导入的目的基因通常考虑整合到核DNA,形成的生物可看作杂合子(Aa),产生配子时,可能含有目的基因。
10. 寒冷刺激时,仅甲状腺激素调节而言,垂体细胞表面受体2种,下丘脑细胞表面受体有1种。
11. 建立生态农业(桑基鱼塘),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市)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12. 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溶菌酶。
13. 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14. 去分化=脱分化。
15.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处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在内。注意,是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还有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也就是可能致病的微生物啦,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是存活的。
16. 随机(自由)交配与自交区别:随机交配中,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不同,而自交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前提无基因的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自交多代,基因型频率是变化的,变化趋势是纯合子个体增加,杂合个体减少,而基因频率不变。
17.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存在于红细胞内部,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18. 血友病女患者基因治疗痊愈后,血友病性状会传给她儿子吗?能,因为产生生殖细
19. 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20. 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5
生物的新陈代谢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