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开学了,同学们又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当中,特别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离高考只有100天左右的时间,普遍要开始第二轮复习,如果二轮复习方法恰当,规划合理,高考成绩大幅提高不是难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1
1、你需要训练的习题不是那些难度很大的题目,也不是难度很小的题目,而是尽可能的找到那些略高于你自己现阶段的水平,你恰好有些不会、有些模糊、对你来说有挑战的数学题目。这“学习区”便是介于你的会与不会之间,这便是你成长的空间。
2、精神高度集中,其实精神集中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最难做到的。如果想完全做到,估计得有一段时间的数学训练。不过,就作为高三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睡眠,这是一切的根本。我现在在感叹,如果我我早了解到这些就好了。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2
1.关于“听话”
高三学生首先要做到“听话”,这里的“听话”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认为高三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要求,那你就错了,学校和老师在高三一年中不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反而会强化纪律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学习上更要听话,教高三的老师都是经历了几次或十几次高考授课,非常有经验,复习的进度、复习的内容、复习的顺序,都是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考的变化及新要求,都会在复习中渗透进去。而不听老师的教诲,认为自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的学生(每年都有)最后会碰的“头破血流”的。
2.关于“上课”
高考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听讲”,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紧跟老师,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成对知识、方法、能力的提高。如果高三任课教师发生变化,大家应该尽快适应。而不应该因为不适应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就不喜欢这门课程,这样受损失的只有学生自己。
3.关于“复习”
复习每天都要进行,即使今天没有数学课,也要对知识加以复习,这就要求有一个计划,首先对时间加以计划,每天都要有数学的复习时间,四十分钟(一节课)左右,周末应有两节课的时间;其次对学科加以计划,哪个时间段看哪个学科,要做到心中有数,计划有了贵在坚持。
4.关于“作业”
作业应该是检验听讲和复习效果的手段,不应看成一个负担,作业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作业看成一次考试,不能敷衍了事,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与同学研讨,但不要直接抄写,每次作业都是一次练习的机会,不要错过。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3
一、一年任务早知道———科学安排时间
如果我们对各门功课的复习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那么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复习时间的安排有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要与老师的安排大体一致,即整体进度跟着老师走。
中期安排就数学而言,主要是抓好几大分支:函数、三角、数列、不等式等以及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其中函数(含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是重中之重。第一轮复习时要注意各分支之间的有机结合,综合程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普通中学的学生对综合程度高的难题,可以暂时回避,先把基础内容掌握好。立体几何近年上海卷因两种教材并行考查相对容易。
近期安排就是以章为单位或一周为单位,做个可行的计划,有时计划可以安排每天做些什么,任务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计划要结合老师的近期安排,跟着老师的节奏并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如忘掉的公式要记住,生疏的方法要熟练)。第一轮复习务必要把基本概念、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等扎实掌握。
二、计划关键在落实———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之际在于春”的意义谁都明白,对新高三的同学,9月份是关键时期,要适应高三的快节奏、大运动量的学习生活。
“双基”落实到位。即要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以及相应的技能技巧。有些同学之所以“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原因就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课堂上不仅要和老师同步思考,还要争取与老师同步或快于老师算出正确答案。只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它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还有很远距离。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限时做好作业。做作业要给自己规定时间,像考试一样“进入状态”,同样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但一时做不出要学会“放弃”。老师在批改时发现不会做或错误较多的地方会集体讲评。提倡“做后满分”,就是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订正,不妨准备一本错题集,记下错误原因,过段时间再回顾一下,争取不犯同样错误。有些同学做作业毫无时间观念,一边看公式一边做题,甚至互相对答案,这种作业不能反映实际水平,一旦考试就眼高手低,不是速度慢就是计算差错多。应引起部分同学(尤其是中等以下水平同学)的重视。
减少低级错误。低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对而不全”,这是有些同学分数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由审题失误、计算失误,考试时还会有紧张等心理因素引起。这些问题容易被以“粗心”的表象所掩盖,实际上经常的粗心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并努力加以克服。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4
一、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知识的强化与巩固阶段,时间为3月1日-3月27日。
2、第二阶段是对于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能力的训练,时间为3月28日-4月16日。
二、内容侧重点安排:
根据高考对知识点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类为七大模块,并且针对每一个模块,新东方一对一胡凯丽老师为同学们一一详解:
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破-解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以上就是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胡凯丽老师为同学们列举的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常考知识点。
三、考试技能的培养:
二轮复习中需要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解题速度。高考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考察,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综合能力中解题速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应进行严格限时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题量,有意识地训练,在保证题目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速度,从而在高考中取胜。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 5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20--年是湖南省新课标命题的第二年,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在前二年命题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湖南卷的特色:
1 试题题型平稳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 充分考虑文、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
3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 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5 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 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新课已授完,高三将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全年复习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为系统复习(第一学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性、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具体方法措施
1.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2.高质量备课。
参考网上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充分发挥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确保每节课件都是高质量的。统一教案、统一课件。
3.高效率的上好每节课。
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狠抓作业批改、讲评,教材作业、练习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一题多思多解,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5.认真落实月考,考前作好指导复习,试卷讲评起到补缺长智的作用。
6.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四、复习参考资料
1. 20--年数学科《考试说明》(全国)及湖南省《补充说明》。
2.《创新设计》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数学及《学海导航》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数学。
五、 教学参考进度
第一轮的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为高三数学会考做好准备。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