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对于高一历史的学习明显不同于以前初中历史的学习,在这一年中,要把知识学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详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1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2

爆发的标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

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⑤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⑥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3

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①思想:“”结束后,由于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在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确立指导思想

2、内容(决策):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3、历史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的试点:安徽和四川省。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措施: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变平均主义为按劳分配(分配方式);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管理方式)。

4、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变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①国内改革遇到阻力

②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

2过程:

①提出:“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目标建立: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理论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⑤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影响(作用):

①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②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4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雅典民主政治

  (2) 罗马法

  第二部分 近代

  近代世界

  1.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 《共产党宣言》

  (2) 巴黎公社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 辛亥革命

  (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

  (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三部分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

  (1) 俄国十月革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祖国统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 “_”

  (4)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 5

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核心知识点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对于高一历史的学习明显不同于以前初中历史的学习,在这一年中,要把知识学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详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