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生物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到了高中后,所有读的知识全部都升级了,是需要去进行思考的,不再是背下来就可以的了,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去学好课本知识的。所以高中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作为基础知识的高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1

1、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1)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①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②ADP+Pi+光能ATP

(2)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

①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②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2

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4、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5、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6、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3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基因组多数由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2.具有类核结构。

3.操纵子结构。

操纵子结构(operon):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往往串联排列在一起,受上游共同的调控区和下游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转录时,几个基因转录在一条mRNA链上,再分别翻译成各自不同的蛋白质。

4.结构基因中无内含子,是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编码区基因占基因组比例约50%左右,存在间隔区。

5.DNA绝大部分用于编码蛋白质,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

6.结构基因中无重叠现象(一段DNA序列编码几种蛋白质多肽链)。

7.基因组中存在重复序列。

8.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如转座子和质粒等。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4

细胞壁(植物特有): 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

成分: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

细胞膜

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真核 基质: 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细胞 细胞质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分工:线、内、高、核、溶、中、叶、液、

细胞器

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细胞核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 细胞器 差速离心:美国 克劳德

线粒体 叶绿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液泡 核糖体 中心体

分布 动植物 植物 动植物 动植物 植物和某

些原生动物 动植物 动物

低等植物

形态 椭球形、棒形 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 大小囊泡、扁平囊 网状 椭球形粒状小体

结构 双层膜,有少量DNA 单层膜,形成囊泡状和管状,内有腔 没有膜结构

嵴(TP酶复合体)、基粒、基质 基粒(类体)、基质(片层结构)、酶 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液泡膜、细胞液 蛋白质、RNA、和酶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场所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分泌,

成细胞壁 提供合成、运输条件 贮存物质,调节内环境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与有丝分裂有关

备注 在核仁

形成

△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三、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罗马尼亚 帕拉德

有机物、O2

叶绿体 线粒体

能量、CO2

基因调控 初步合成 加工 修饰

细胞核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胞外

氨基酸 肽链 一定空间结构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 + 细胞膜 + 核膜等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细胞核 = 核膜(双层) + 核仁 + 染色质 + 核液

美西螈实验、蝾螈横缢实验、变形虫实验、伞藻嫁接与移植实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

DNA 螺旋

○ + = 核小体(串珠结构) 染色质 30nm纤维

组蛋白 非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圆筒形) 2-10um染色单体(圆柱状、杆状)

二、树立观点(基本思想)

1.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2.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1.各种细胞器既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体现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六、总结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 5

生物的变异

(1 )基因突变

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

(2) 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

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⑤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⑦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准高一新生暑期预习生物第一个知识点范文精选_精选范文网

到了高中后,所有读的知识全部都升级了,是需要去进行思考的,不再是背下来就可以的了,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去学好课本知识的。所以高中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作为基础知识的高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