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相关文章
牛顿第一定律是最简单直接的知识内容,也是贯穿了高中三年物理学习的知识点,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1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
gt;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
gt;确定了力的含义
gt;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惯性的深入解析
middot;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middot;惯性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其反映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middot;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middot;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middot;惯性只和质量大小有关。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2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的定义。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
【课前预习】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它的定义是使质量为_________的物体,获得________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牛顿=________。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__________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__。
2.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在于建立了物体的加速度与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把运动和力结合起来,建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桥梁,知道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可以预测物体的运动。
【本课小结】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其瞬时性和矢量性,以及定律中的F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2.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它建立了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桥梁。知道物体的运动常规可以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预测物体的运动。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3
1. 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
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 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
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 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 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
揭示物体的这一本质属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伟大贡献之一。
6.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 任何物理规律都有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8.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4
1.下列关于惯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受力和运动情况等有关
C.物体的惯性是永远存在的,但并不是永远起作用,如加速运动的汽车其惯性就没有起任何作用
D.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随飞船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其惯性会消失
【答案】A
2.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表明强弩的惯性减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适当的控制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这是为了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答案】C
3.在“探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忘记平衡阻力,而其他操作都正确,得到的a–F图象应该是下图中的( )
【答案】B
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较薄的小木板,反复移动它,直到小车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C.每次给小车加放砝码,由于研究对象质量改变,运动中所受摩擦力发生改变,所以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D.由于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为尽量多测量数据,可以换用大的砂桶,用多装些砂的方法增大拉力,来増大加速度。
【答案】A
5.放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拉力F和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则( )
A. 第1s内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0.5N
. 物块的质量为11kg
C. 第1s内拉力F的功率逐渐增大
D. 前3s内物块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
【答案】AC
【解析】由图可得,0~1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sinθ=ma;1s后有:F′=mgsinθ;联立并将F=5.5N,F′=5.0N代入解得:m=1.0kg,θ=30°;第1 s内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F合=ma=1×0.5N=0.5N.故A正确,B错误。第1 s内拉力F的功率P=Fv,F不变,v增大,则P增大,故C正确。前1s内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大,则其机械能增大。2-3s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其机械能增大,所以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增大。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本题的关键先由v-t图象确定运动情况,然后求解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物体的质量和斜面的倾角.
6.一个人站立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加速,如图所示。则( )
A. 人只受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的作用
. 人对踏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C. 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
D. 人所受合力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CD
【解析】人的加速度斜向上,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得:ax=acosθ,方向水平向右;ay=asinθ,方向竖直向上,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作用,f=ma=macosθ,水平向右,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FN-mg=masinθ,所以FN>mg,故AB错误;除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所以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故C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人所受合力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解决本题时可以把加速度进行分解,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难度适中.同时学会由运动去受力分析,并掌握功与能的关系.注意重力做功必导致重力势能变化;除重力之外的力做功,必导致系统机械能变化;合力做功必导致动能变化.
7.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
A.力、长度、时间
.质量、长度、时间
C.“米”、“千克”、“牛顿”
D.“米”、“千克”、“秒”
【答案】B
8.下列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的是( )
A.刻度尺、天平、秒表
.量筒、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打点计时器
D.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答案】A
9.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比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大
C.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答案】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重机用钢索加速吊起货物时,钢索对货物的力大于货物对钢索的力
.子弹能射入木块是因为使子弹前进的力大于子弹受到的阻力
C.秒、米、牛顿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N、kg、m是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
【答案】D
11.若水平恒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 )
A.s B.4s
C.10s D.16s
【答案】D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20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
A.物块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答案】C
13.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 当、加速度相等时,、的速度差最大
C. 当、加速度相等时,会速度达到最大
D. 当、加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A
【解析】对、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为弹簧弹力,由弹簧受力特点知,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画出如图:
当时,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解得
,两物体加速度相等,对应曲线斜率相同的时刻,此时速度差最大,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速度达到最大值,、两速度曲线之间围成的面积达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弹簧被拉到最长,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C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点睛】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对A、B受力分析,可知A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AB速度相等,画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即可求解.
14.如图所示,A为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在它上面放有物块B和C,A、B、C的质量分别为m、5m、m。B、C与A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皆为0.1。K为轻滑轮,绕过轻滑轮连接B和C的轻细绳都处于水平放置。现用沿水平方向的恒定外力F拉滑轮,若测得A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 )
A. 物块B、C的加速度大小也等于2m/s2
. 物块B的加速度为1m/s2,C的加速度为2m/s2
C. 外力的大小F=2.4mg
D. 物块B、C给长方形物块A的摩擦力为0.2mg
【答案】D
【解析】A与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μ•mg=0.5mg,C与A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C=0.1mg,
由于A的加速度等于0.20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FA=ma=0.2mg,
因此C对A的作用力为0.1mg,而B对A的作用力也为0.1mg,
AB间保持静止,所以B的加速度为
AC间滑动;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则有:AC间f摩=0.1mg,ab间f摩=0.1mg;
绳上拉力5mg×0.2+0.1mg=1.1mg,
C绳也一样1.1mg,所以C的加速度为
F=2.2mg;
综上所述,故D正确。
点晴:根据动摩擦因数来确定B对A,与C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从而确定谁在A上运动,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 5
1、预习
高中物理与初中有差异较大,无论是从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花一定时间(时间长度没有限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也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上课
上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上课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积极主动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课,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仔细讲解等;对于难点,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课”。
(3)做到听课和做笔记两不误
有的同学一上课就不停的记不停的写,结果一节课下来一点都没有听到,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呢?我认为,上课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而不是做笔记上,笔记中要记的内容应该是: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所有板书内容。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不做笔记,这也不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遗忘,没有做笔记我们以后复习有些内容就找不到。
3、复习
有的同学只要老师一布置了作业就会马上去做,觉得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掌握了知识,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到头来知识没有掌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将每课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只有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才能减少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做作业时,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积极思考,注意总结。应该明确“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笔记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