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相关文章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时间再久不如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方法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语文学习复习指导,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1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2
1、用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句子意思:我能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
2、体会词语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如:掠、聚拢、痕)。
3、“有的……有的……”的句式。
4、积累量词(如: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支赞歌)。
5、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6、比喻句。
7、积累描写春天的成语。
8、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由近至远)进行描写事物。 仿写比喻句。
2、古诗两首 1、背诵两首古诗。
2、了解诗中比喻的用法。
3、理解诗句意思。
4、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用自己的话描写《咏柳》的景色。
3、荷花 1、“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
2、想象力训练:
A、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告诉我 。
3、积累AABB式的词语(如:挨挨挤挤)。
4、体会词语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冒。
5、积累量词(一阵清香、一幅画、一朵荷花、一阵微风)。
6、比喻句。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自己喜欢的花。
4、珍珠泉 1、那样……那样……那样……
2、初步体会第五自然段问句的表达效果。
3、比喻句。
4、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事物。
5、结合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家乡美好的景物。
5、翠鸟 1、关联词造句:尽管……还是……
2、体会动词的妙用(结合课后习题)。
3、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出去。
4、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事物(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一种动物。
6、燕子专列 1、积累AABC式的词语(如:皑皑白雪)
2、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3、倒叙的表达方式。
4、首尾呼应。 对贝蒂人说几句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找出并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课后习题,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课文三次出现“锋利的斧头”,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深刻含义。
3、积累描写环境的四字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8、路旁的橡树 1、抓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最后一句话)。
2、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3、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9、寓言两则 1、通用查字典、联系课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亡羊补牢》的“亡”和“牢”。
2、用“越……越……”句式说话;
3、复述故事,并结合实际理解寓意。
4、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及表达效果: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5、积累寓言故事。 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 。”
10、惊弓之鸟 1、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明白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学习伙伴:更羸的判断真准确呀!更羸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2、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惊弓之鸟”,并积累其它带有动物的成语。
3、关联词造句:只要……就……;不是……(而)是……
4、“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了解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
5、通过人物对话,体现人物心理。
11、夸父逐日 1、结合课题,用扩句的方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3、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又红又亮的火球,金色的光辉,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味道鲜美的桃子。
4、积累表示信念坚定的词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矢志不移。 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重点段中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及表达效果: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3、联系生活实际,口头交流“我也能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13、和时间赛跑 1、结合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谈谈生活中的体会:课后习题2。
2、积累珍惜时间的格言。
3、关联词造句:与其……不如……;虽然……但……;假若……就……
14、检阅 1、通过对重点句的学习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的深层意思:“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
3、体会第六自然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准确。 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
15、争吵 1、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对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语进行简单的评论: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 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
16、绝招 1、围绕关键问题进行阅读:本课围绕阅读提示的问题进行阅读。
2、区分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 续写课文。
17、可贵的沉默 1、比较辨析:“可贵”与“珍贵”,“沉默”与“沉静”
2、注意人物对话三种形式,注意引号的不同用法,并初步认识单引号。 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什么?
18、她是我的朋友 1、从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中,想象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2、联系上文,读懂“迫在眉睫”的意思。
3、比较文中四个表示哭的词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
19、七颗钻石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复述故事。
3、积累AABB式的词语:匆匆忙忙、端端正正。
20、妈妈的账单 1、积累四字词语: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2、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描写小彼得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想象文中省略的情节内容: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21、太阳 1、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2、掌握第四自然段中过渡句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并了解分号、顿号的运用方法。
3、关联词造句:不但……而且……;如果……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4、运用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句子意思:让我们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写一种事物,适当地运用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
22、月球之谜 1、了解冒号的解释、说明的作用。
2、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
3、感受第一自然段巧妙运用疑问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4、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3、我家跨上了
“信息高速路” 1、排比句式:“可以……可以……还可以……”;“有……有……有……还有……”。
2、积累四字词语:情不自禁、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应有尽有、恋恋不舍。 上网的收获
24、果园机器人 1、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加有引号的词语。 你想发明怎样的机器人?它有什么特点、功能?
25、太阳是大家的 1、这首诗歌使用拟人的手法。
2、仿写拟人句。 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26、一面五星红旗 1、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2、积累四字词语: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身无分文、趔趔趄趄。 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
27、卖木雕的少年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语感,如:第六、七自然段。 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真棒! 1、关联词:一……就……;虽然……但……
2、学习冒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3、初步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
29、古诗两首 1、收集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有关的古诗。
2、收集并讲述与古诗内容有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30、西门豹 1、积累表示心里害怕的词语: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2、体会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特点。
31、女娲补天 1、复述故事。
2、积累量词:一阵响声、一个窟窿、一道深沟、一场雨、一眼泉水、一个大盆。
3、结合课题,用扩句的方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3
第三单元
谚语:
1、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意思:是说问题总是出在薄弱环节上。(凡事都遵循其客观的规
比喻在薄弱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对事情的一种因果结论。)
2、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意思:只有亲自下到河里才知道河水的深浅,只有亲口去品尝梨才知道它酸还是甜。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事情都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去了解,而不能想当然!
3、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意思:不要看江面平整的像镜面一样,要看到水下的深不可测。
含义就是看事情不能看表面,表面的平静也许暗藏着深处的波涛汹涌。
4、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意思:外界的条件会限制事物的发展。不要束缚一个事物。要给他有利的环境。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意思:每天坚持走,无论有多遥远,都能到达目的地;不怕事情多,只要勤快去做,总能做得完.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买珠宝。他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雕了一只盒子,又想方设法把盒子装饰得十分美观,然后把宝珠装在里面。
有个郑国人出高价买了去。他打开盒子,把里面放着的许多宝珠还给珠宝商人,只留下了盒子。
盒子做得太好了。那个郑国人只看中了盒子,不晓得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
《买椟还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又讽刺了不识事物本质,弃主求次。椟:木匣;珠:珍珠。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4
复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复习要有新策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要做到四个结合,及:单项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课文复习与读写练习相结合、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相结合、教材与资料相结合。
1、单项训练与综合练习相结合。
北师大版教材从基本知识来分,有音、字、词、句、段等。从基本能力来分,有阅读感悟,有表达运用(口语交际、习作)等。复习时,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让学生都抄在自己的复习本上,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组词这一项学生们梳理为:①形近字组词。②多音字组词。③填字组词。④一字组多词。⑤换偏旁组词、添偏旁组词。⑥照样子写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⑦写出带有数字的词语。⑧写出有相反意思的词语等。同时,要点面结合,不要人为的把各个知识点割裂开来,表面上看,似乎很到位,其实忽略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容易造成复习的片面性,要将单项训练与综合练习结合起来,总结方法,形成知识的体系。
2、课文复习与读写练习相结合。
复习要以课文复习为主,并做适当的扩展,坚决摒弃抛开课文搞复习的做法。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复习课文防止炒冷饭,要给学生以新鲜感。因此,在方法上,一是可迁移重点训练项目,二是要变换课文类型的训练。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探究重点词句能力和从内容想开去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复习,提高阅读速度。
在复习课文基础上,教师要补充程度合适的短文,让学生作独立阅读训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实践。教材中记实作文十分重视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要特别重视如何表达感受的复习,通过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想像作文,最主要是想像的形象性,要通过练习,使想像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应用文的复习,应以书信为主。口语交际的复习,应复习“介绍、交流、讨论、推荐”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就比较薄弱的环节适当多作几次练习。
3、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相结合。
如2500个常用字的读写,可放手让学生复习,让学生自主完成。可让学生先自己温习,然后同学间相互认读、听写。教师的指导,应集中到容易读错的读音上,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同音字和难写的字上,通过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阅读部分的复习:词语的复习,可以让同桌或小组练习词语接龙,默写成语竞赛,讲成语故事比赛,办有关词语意思、词语趣闻和词语练习的手抄报等;课文熟记的复习,可让学生自己温习,同桌或小组相检查等;感情朗读的复习,可举行朗读比赛等。还可让学生自己编拟语文试卷(识字写字、语言积累),然后交换着做,再交换批改。老师的指导,应集中到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掌握上,如怎样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怎样理解重点词句,怎样领会表达方法。习作复习中的自主学习,可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按记实作文、想像作文、应用文分类,认真看看作文批语,找出每类作文的共同的不足部分,向家长、同学和邻居请教,或在课堂中听老师指导。老师的指导,应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同不足加以进行。如记实作文如何把内容写具体,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想像作文如何丰富想像的内容等。
4、教材与资料相结合。
教材是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精心设计的。训练是有针对性的,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此,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资料为辅,多举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复习。不能泛滥使用各种资料,要精选精练,可适当选择一些切合学生实际,训练项目明显的资料作为运用练习之用。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 5
一、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教学复习目标为: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时间安排
1月22日——6日:分单元复习
1月7日——15日:归类复习
1月16日——20日:综合复习
五、复习方法、步骤
(一)单元复习
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等。
(二)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的到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集经典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