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相关文章
高考物理是高考中最难的一部分,它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高考物理与高考数学类似,每一步都有步骤分,哪怕高考物理题不会,也可以写出一两步,得到一点分数。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1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称为基础复习阶段,计划从8月份开始到下年3月份结束。在这个阶段,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种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这轮复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基础知识,主要强调“全面”、“系统”两点。
学生复习中的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因此,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复读课本这一环节,要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做到毫无遗漏。
(1)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2)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
(3)全盘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懂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理解会更深。让学生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循序渐进、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节余出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要求学生全盘通读课本,通过全盘通读,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才能明白每一学科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当然,在复习的同时最好做好学习笔记,这样的笔记不仅使复杂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记忆的效率也提高许多,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记笔记让学生最好不要抄书上的原话,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如果自己的话与书上的话有出入,再进行修正。这有点儿像记忆中的心理预演或尝试回忆。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阶段称为专题复习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2011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1、要把整个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有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把握知识模块,将知识进行专题整理
2、针对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补缺补差。
3、总结考试中出错问题和作题中的共性问题,对问题进行集中整理、集中强化训练与矫正。
4、归纳解题方法,归纳题型。
5、训练如何分析物理过程,如何寻找陌生题的突破口,如何提高熟题的解题准确率。
6、回头是岸,注重双基,熟透知识,题型,方法
7、积累解题,应试经验,对每次考试都写出书面总结分析
(3)第三轮复习
综合模拟。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利用图象求解各物理量的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类比推导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思维法解题技巧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2
有一类“笔记”简直称不上笔记,学生只是把最终答案抄了下来。试问,一周或两周后,当你重新再拿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思路清晰,记忆犹新呢?显然不可取。我们更应该关注思路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答案。
另一个极端则是把老师板书的步骤一行不落工工整整的全部抄下来。这样的解题笔记记下来看起来是非常漂亮的,但也不可取:第一、上课时间有限,在机构一对一补习时即便不考虑时间成本,老师可以等你,但在班课里特别是学校班级里老师很难留出时间给你这样去记笔记;第二、老师讲一道题,我们更应该当时就作及时的思考吸收,把握住这道题的关键难点。如果一味的把注意力放在抄录笔记上,就会耽误最佳的思考消化时间;第三、虽然完成的笔记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复习,但也极容易使我们“不复习”,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再拿起这道题时,很容易依赖这份完整的笔记,而不会尝试思考了。
那么好的解题笔记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提供一种我所推崇并一直使用的方式。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物理题不会做或者做错的原因,都可以简单归结为这几个原因: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解题思路卡壳或题意理解不清楚。我们老师答疑解惑时常常也是从这几个点来做重点突破的。
相应的,记解题笔记也要从这几个原因来着力下笔。若一道题目解答不出来是因为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误区,那么就把这个有误区的地方记下来。
若一道题思路切入没问题,但中途某个地方卡住了,那就针对卡住的地方做笔记——或者说做个提示标记,就类似于海上的灯塔或者某个岔路口的路标一样。当你复习这道题目时,原来能切入的,你以后肯定还能够自主切入,原来卡住的地方,下次复习时很有可能还会卡住(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复习巩固重要性的原因,“一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神话),这时“灯塔”和“路标”就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若是因为题意理解不清,那就用文字或者图示的方式做个辅助理解题意的笔记。
这样做解题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节省时间又重视了思路过程,抓住了关键点,复习时既不至于完全依赖笔记又不会完全像做一个新题一样。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步调有条不紊的踏在节奏上。
最后提醒一点,无论是提示也好,还是图示也好,都要做的至少让自己能看懂,不要出现过了一两周自己也不知道某个提示是什么意思了,那就失去了解题笔记的价值。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3
一:认真审题,抓关键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抓住题目关键字是正确快速解答题目的的重要诀窍。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匆忙阅读完题目后匆忙找答案,读题不认真,对做过的题目更是眼高手低而不知道“今非昔比”,其结果可以想象,定是错多对少;建议仔细审题,圈出关键字,挖掘其中隐藏的条件,出奇制胜。
【例题1】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这道题的关键字出现在“忽略一切阻力”,隐含的意思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那么物体如果若在光滑水平面上获得一定速度后,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此处考察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因此答案为 D。
二:剔除干扰,抓关键
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题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P2 D. W1
【分析】据据日常经验从现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动物体较在粗糙的平面上用力小,从而得出W1
三:条件不足,合理推理
有些题目,似乎条件不足,好像无从下手,但只要记住几个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一样可以顺利选出答案。
【例题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 50N,103Pa B. 50N, 104Pa
C 500N, 103Pa D. 500N, 104Pa
【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大小,同学们很容易排除A、 B,但由于对双脚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找不到估计的办法,所以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此时,如果假设C为正确答案,根据常识可以推出相应的受力面积为0.5m2,与实际明显不符合,所以排除选项C
答案:D
类似的题目还有:
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中学生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则这位中学生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四:方法受阻,排除法
在面对难题时,往往无法解答出答案,但可以通过排除法,对于拿不准的题则可尝试用排除法;或者把所给选项代入题中逐一演算推敲,确定答案。即使实在无法确定,哪怕哪怕“猜”一个选项,也会有较高的准确率。
【例题4】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分析】对于机械效率的比较,有时会涉及到较大的计算比较,但是从题中滑轮绳子的绕法很轻松可以得知甲图要比乙图费力,由此就可以尽快排除A B选项,对于甲乙机械效率的比较,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可得知答案为C
五: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 “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例题5】 (04?安徽)图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分析】本题只需要同学们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I=P/U进行判断即可,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关于电功率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恰恰对与自己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用电器的电功率却一无所知,凭感觉认为体积很大的电冰箱功率至少有一千多瓦,所以第一个把恰恰是正确答案的“B”排除。
答案:B
方法总结: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 等,只有抓住这些“题眼”,快速准确选出答案。对于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可以先排除掉干扰信息,明确问题所在,抓住关键信息解答题目。条件不足,可以应用常识,加上合理的推理,选出最接近的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选择使用排除后代入的方法,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4
1、注意看清高考物理题目,比如选择的是错误的、可能的、不正确的、或者一定的,这些关键字眼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以免丢了冤枉分。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要仔细看,选择你认为是100%的答案,不敢肯定的答案宁可不选也不要选错。
2、排除法:当你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时,你可以排除掉一些100%错误的问题,再进行选择,这样至少成功率在50%以上。
3、特殊值法:将某个数值代进去,如果成立的话,则答案正确,这种方法不但节省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而且争取到了更多的高考物理考试时间。
4、观察法:当你确定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可以研究一下高考物理在夏天答案的长短或者相似度等,以奇制胜,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决定了不要轻易修改,这种方法仅适合中等程度的朋友,
5、高考物理选择题花费的时间尽量不要太久,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先选择一个答案,速战速决,等回头有时间了再好好地判断与研究。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 5
1、注意看清高考物理题目,比如选择的是错误的、可能的、不正确的、或者一定的,这些关键字眼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以免丢了冤枉分。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要仔细看,选择你认为是100%的答案,不敢肯定的答案宁可不选也不要选错。
2、排除法:当你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时,你可以排除掉一些100%错误的问题,再进行选择,这样至少成功率在50%以上。
3、特殊值法:将某个数值代进去,如果成立的话,则答案正确,这种方法不但节省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而且争取到了更多的高考物理考试时间。
4、观察法:当你确定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可以研究一下高考物理在夏天答案的长短或者相似度等,以奇制胜,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决定了不要轻易修改,这种方法仅适合中等程度的朋友,
5、高考物理选择题花费的时间尽量不要太久,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先选择一个答案,速战速决,等回头有时间了再好好地判断与研究。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总结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