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1

01重视计算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

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能只能做完 20道口算,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02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帮助。

例如:

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很简单,你带孩子去买菜,一斤苹果 5元,买3斤多少钱,给阿姨20元,找回多少钱。

别小看这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占的分数是最多的,而解决问题无非就是判断用加减乘除中的哪种来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答。

03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有些家长头疼孩子上课效率很差;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做好预习;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2

第一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3

圆锥

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V=1/3Sh(V=1/3SH)

圆锥的高:

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圆锥的侧面积:

将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没展开时是一个曲面。

圆锥的母线:

圆锥的侧面展开形成的扇形的半径、底面圆上到顶点的距离。

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4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 5

(1)制定学习计划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对于学习没有自律性和实践性的同学们来说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学习计划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时间表或是学习计划就是成功的基石,如果同学们自律性可以强一些,能够每天按照计划表上的时间分工利用好时间,那这个时候的学习效率是不可估量的。

(2)上课认真听讲才可能进步。可能同学会有不服气,现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极其聪明”的学生,就算是不学习每天上课都在溜号,也能在最后考试的时候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很多同学一种误导那就是上课不用认真听讲也能学的很好。这就大错特错了,只有上课听讲才能给自己最大程度的辅导和帮助,课堂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便利的资源。

(3)敢于向老师提问。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在学习其他课的时候也同样适用,不要害羞也不要害怕,如果实在不敢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那就一定要记好题目和自己不懂的点,下课时候再去问老师。总之,提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光能让自己的思路明了,也会给老师留下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好印象。

TAG标签: 数学 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_精选范文网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