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无论他人是否告诉我们,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知识,不只是学习他人告诉自己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下册知识点桃花源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1

大约 吊桶 洞穴 占领 冒充 源头 悬崖 雪堆 敏捷 村寨 恰似 继续 山沟 藏族 县城 姿态 帮忙 吩咐 糕饼 尤其 新鲜 沉浸 左右 高低不平 林深叶茂 图画

蔚为壮观 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憨态可掬 五彩缤纷 异兽珍禽 若无其事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辽阔无垠 绿意盎然 默默无闻 舒缓平稳 骠悍强壮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顽皮 闪烁 笨笨拙拙 香飘十里 牲畜 悬念 清澈 一泻千里 古木参天  洪大 低细 高低错落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狐朋狗友 龙马精神 鸡犬不宁 龙吟虎啸 高楼大厦 雨后春笋 月明人静 天空地宽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2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biè扭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

契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3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 沁园春 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  分fèn外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 惟:只。(2) 须晴日 须:等到。

(3) 略输文采 输:差、失。

(4) 俱往矣 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 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 雨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  禁锢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

斗笠lì  襁褓qiǎng bǎo

[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4)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 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 冻僵jiāng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2)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3)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 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ī) 栖息 (xuān) 喧响 沉(jì) 寂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2)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蛔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4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1·c·n·j·y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 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

(2)其真无马邪 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3)臣闻古之君人 闻:听说

(4)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用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并列;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并列。)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15.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伯乐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的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附【乙】文参考译文:

我听说古时候的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一位近侍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去把此事禀报给国君。国君很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花了五百金。”近侍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就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 5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  鲲(kūn) 徙(xǐ) 抟扶摇(t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怪者也 志:记载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4)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5)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2)为 ①其名为鲲(叫作)

②化而为鸟(成为)

(3)之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其 ①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②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③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5)而 ①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7.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朝代)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TAG标签: 语文 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九年级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无论他人是否告诉我们,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知识,不只是学习他人告诉自己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下册知识点桃花源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桃花源记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间隔(jiàn) 语云(yù) 诣太守(y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缘溪行 缘:沿着,顺着(2)落英缤纷 缤纷:繁多的样子(3)欲穷其林 穷:尽(4)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