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相关文章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1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对这个问题的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对这个问题的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由于对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有同的理解,唯物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由于对意识有同的理解,唯心主义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些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2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及含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体现:
①.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看,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另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行使国家权力。
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另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方面,在保证中央统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怎样坚持民主集中制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关系。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民主就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另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在集中的指导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4)为什么实行民主集中制?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根本利益是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能采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而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意义: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统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统筹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
既能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致的履行职责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
有利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能够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的统、民族的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3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价/(1+X%)=现价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价/(1-X%)=现价
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产品数量_(1+X%)=现产品数量
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产品数量/(1-X%)=现产品数量
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
3、货币升值:原币值/(1+X%)=现币值
货币贬值:原币值/(1-X%)=现币值
4、CPI上涨(纸币贬值):原价/(1-X%)=现价
CPI下降(纸币升值):原价/(1+X%)=现价
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_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纸币超发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
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胀率)
7、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_100%=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_100%=(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现物价水平
现商品价格=原价格/(1-纸币贬值率)
8、通货紧缩率(物价下跌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少发行的货币/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货紧缩率)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4
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即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为社会变革作思想准备。真正的哲学为人们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阶级属性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功能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只注重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重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第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 5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76)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P77)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P78)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P78)
5.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保证有法可依。(P78)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8)
7.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P79)
8.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80)
9.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P80)
10.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P81)
11.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P82)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2)
2.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P92)
3.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2)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3)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93)
6.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P94)
7.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P95)
8.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P95)
9.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P99)
第八课 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1.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102)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P104)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104)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P105)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105)
6.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P106)
7.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P106)
8.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P107)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参考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