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相关文章
【导语】:通过研修学习,我们提高了政治站位,加深了对省情的了解,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推进全域党建的党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1
8月20日,雨后的豫东平原一片碧绿。一大早,记者来到河南省杞县邢口镇杨屯村,刚进村便被广场上的热闹情景所吸引:村民们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敲打盘鼓,有的围着体育器材健身,有的绕着环形广场散步。离广场不远的农家书屋里,还有不少村民正在认真地看书学习。
“杨屯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几年通过文化扶贫,志智双扶,村民的家庭收入有了提高、文化素养有了提升、精神面貌明显变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去年年底顺利实现脱贫。”邢口镇干部聂俊兴介绍。
杞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经济基础差,农村底子薄,有贫困村83个,贫困人口23000多户61000多人。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杞县紧紧围绕全县脱贫工作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优势,创新工作形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用思想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反正有扶贫政策兜底,再穷我们贫困户也能吃饱穿暖。”在贫困村,有这种思想的贫困户不在少数。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杞县宣传部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挖掘当地“乡村名嘴”、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组建30多支“扶贫政策宣讲小分队”,把讲堂设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宣传贫困户最关心的国家扶贫政策,使听讲的群众更随意、不拘束、有效果。同时,县文化部门组织剧团和文艺团体,创作新编快板《扶贫先扶志和智》、老曲新唱《村里来了帮扶队》、戏曲小品《扶贫政策暖民心》等一批形式多样、内容积极,既接地气、又有特色的节目,开展以“舞台艺术送基层、文化扶贫到农家”为主题的“文化扶贫百场演出活动”,在全县贫困村巡回演出,让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为彻底转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杞县组织部门还派出4000余名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梳理脱贫思路、寻找脱贫门路、激发脱贫动力、增强脱贫信心,鼓舞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志气。通过思想扶贫,大多数贫困户懂得了“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知道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贫困有理”到“脱贫光荣”,贫困户的思想上有了质的转变。
“这次俺得了个‘脱贫能手奖’,奖品是台电磁炉,还有一本荣誉证...”前不久,在杞县西寨乡举办的扶贫工作表彰会上,受到奖励的贫困户老田抑制不住一脸的兴奋。
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杞县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只有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增强其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真正让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此,该县以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能手”“致富标兵”为抓手,深入挖掘身边脱贫致富典型,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向身边的文明农户、脱贫典型、致富能手看齐,用典型示范引领,根除贫困群众的“庸懒散”陋习。2017年,全县20个乡镇的300多名脱贫能手、致富标兵受到县乡两级政府表彰。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仅去年一年,全县就有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走进阳堌镇小岗村,在长约2公里的村内道路上,沿途都能看到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通俗易懂,生动直观。这是小岗村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成为村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岗村也是贫困村。近年来,杞县在贫困村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对19个乡镇38个贫困村进行乡村绿化和村庄亮化。通过绿化亮化文明乡村创建,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画卷初现轮廓。
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手机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开设“聚力脱贫攻坚,建设幸福杞县”八个系列主题宣传栏目,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方针政策。从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3257户61211人,到如今的12059户27101人,几年时间内,45个贫困村、11198户3411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根据规划,2018年年底,全县将会有20个贫困村9000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杞县文化扶贫、志智双扶,在贫困村中树立起了脱贫光荣的导向,在贫困户中激发出了争相脱贫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上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文化扶贫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硬支撑”。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2
近年来,四川眉山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主线,以实施“战斗堡垒”“眉州先锋”“清风扬眉”三大党建工程为抓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为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提供组织保证。
该市坚持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探索采取联建、挂靠、派驻等方式,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407个,结合地缘、业缘、趣缘、网缘等特点,基层党组织建立功能党小组1020个,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连通,将党组织嵌入城市基层最活跃的经络,全面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制定《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分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9个类别细化612项标准,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基本制度,把党组织组织力“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学报告、读党章、守初心、谋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培训资源、宣传方式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构建“一张网”工作格局,推动治理力量实现“抱团行动”。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坚持用组织纽带把条块和点面的治理力量串联起来,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注重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紧扣“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重点,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述职评议考核、监督检查通报、跟踪问效问责等制度机制,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工作要求压实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责任主体,增强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战斗力。注重以内带外,内外互动,深化完善全市53个街道“大工委”和311个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基本构建形成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委员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通过开展组织结对共建、治理项目认领、志愿服务组团等8大行动,提升内外互动、区域协同的聚合力。注重以点带面,点面拉动,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出新,围绕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内容开展试点,探索从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全域破题,探索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核五化”“1314”等社区工作模式,形成点面拉动、整体提质的创新力。
该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兵强将服务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招实招用于基层,集聚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洼地效应”。为了让党员干部服务有力下沉,全市建立308个“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实行服务群众事项进中心“一站式”“一窗口”办理,结合“双报到”“走基层”等行动,发动2.8万名社区直管党员走进居民家中、走入市场商铺,收集群众问题需求近20万个,采取“面对面”点单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及时解决,打通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党建重点资源有效参与,建立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区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定期增长机制,统筹整合部门党建项目资金,采取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形式,打造“五彩唐坝”“金域蓝湾”等30个“党建+”项目品牌,推动党建资源有效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中去。为推动党建智慧信息有机衔接,该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形成眉山“智慧党建”平台,按照“对内教育党员、对外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确保做到情况动态掌握、诉求及时回应、问题快速处理、服务精准有效,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目前,“智慧党建”终端已在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城市社区党员群众100万余人次。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3
近日,青岛崂山区卫计局党委直属5个支部与同安妇婴医院、思达心血管病医院、青岛金域医学检验所等5个民营医疗单位组成党建医联体单位,并签订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医疗联合体”工作目标责任书。
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党建联建等活动,“以强带弱”,帮助民营医院解决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质量,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鼓励民营发展健康产业政策的接连出台,崂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拥有民营医疗机构280家,其中一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19家,已成为区域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力量。但崂山区卫计局在调研时发现,辖区内民营医院的院长们想让老百姓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愿望很迫切,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围绕这个难题,区卫计局党委经过几轮讨论和调研,决定创新组建“党建医联体”,让局党委直属的5个党支部与辖区内5所民营医院结对共同开展党建工作。
据此,他们制定了《崂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和《崂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医疗联合体目标责任书》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厘清职责、明确目标,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层层传递责任,构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齐抓共管、共同发展的大党建管理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党建医联体活动在开展的同时,还指导外资医疗机构青岛和睦家医院组建了党组织。据记者了解,这是和睦家在全国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医院共有190人,其中党员20名。成立党支部,我们对党员情况更加了解。” 青岛和睦家医院院长王奡说,“成立党支部对于和睦家来说既是新鲜事,也是大好事,对于提升医院的党建工作水平至关重要,党建工作为民营医院的管理创新增加了新引擎。”
与青岛和睦家医院组成 “党建医联体”单位的是青岛市崂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王晓光说,当前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和睦家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帮助他们的支部党员树立责任意识,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两个支部一起上党课等形式,帮助青岛和睦家党支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崂山区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兴水表示,崂山区卫计局将稳步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下一步,将依托党建医联体,重点抓好区党建医联体单位的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备党组织书记,并对其他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指导。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4
近年来,四川眉山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的主线,以实施“战斗堡垒”“眉州先锋”“清风扬眉”三大党建工程为抓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为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提供组织保证。
该市坚持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探索采取联建、挂靠、派驻等方式,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407个,结合地缘、业缘、趣缘、网缘等特点,基层党组织建立功能党小组1020个,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连通,将党组织嵌入城市基层最活跃的经络,全面激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制定《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分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9个类别细化612项标准,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基本制度,把党组织组织力“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学报告、读党章、守初心、谋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培训资源、宣传方式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构建“一张网”工作格局,推动治理力量实现“抱团行动”。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坚持用组织纽带把条块和点面的治理力量串联起来,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注重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紧扣“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重点,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述职评议考核、监督检查通报、跟踪问效问责等制度机制,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工作要求压实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责任主体,增强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战斗力。注重以内带外,内外互动,深化完善全市53个街道“大工委”和311个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基本构建形成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委员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通过开展组织结对共建、治理项目认领、志愿服务组团等8大行动,提升内外互动、区域协同的聚合力。注重以点带面,点面拉动,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出新,围绕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内容开展试点,探索从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全域破题,探索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核五化”“1314”等社区工作模式,形成点面拉动、整体提质的创新力。
该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抓手,推动精兵强将服务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真招实招用于基层,集聚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洼地效应”。为了让党员干部服务有力下沉,全市建立308个“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实行服务群众事项进中心“一站式”“一窗口”办理,结合“双报到”“走基层”等行动,发动2.8万名社区直管党员走进居民家中、走入市场商铺,收集群众问题需求近20万个,采取“面对面”点单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及时解决,打通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党建重点资源有效参与,建立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区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定期增长机制,统筹整合部门党建项目资金,采取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形式,打造“五彩唐坝”“金域蓝湾”等30个“党建+”项目品牌,推动党建资源有效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中去。为推动党建智慧信息有机衔接,该市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形成眉山“智慧党建”平台,按照“对内教育党员、对外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确保做到情况动态掌握、诉求及时回应、问题快速处理、服务精准有效,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目前,“智慧党建”终端已在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城市社区党员群众100万余人次。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 5
湖北红安干部学院位于黄麻起义策源地、“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近年来,院党委紧紧围绕学院姓“党”、教学姓“红”这一政治标准和根本要求抓党建,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做大红色文章,把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血液中,让红色信念永驻党员干部心间,使全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坚定、党性原则更坚强、纪律观念更牢固、使命意识更突出、奉献精神更彰显。
以红色文化育精神,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把挖掘红色资源作为党建调研的重要课题。学院采取外聘专家与自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发掘以红安为主的整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湖北地区的红色文化。结合干部队伍思想建设重点和热点问题,围绕党性教育、组工培训以及红安精神等教学主题开展专项研究,围绕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年度调研课题开展重点研究,下大力气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把传播红色文化作为党建宣传的重要主题。学院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传播红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大纲、进课堂和进头脑”活动。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使每位党员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与红安楚剧团等文化单位合作,表演红色节目《红安魂》,寓教于乐,乐中所悟。收集播放反映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历史相关的著名人物史料、红色廉政故事等红色音像资料。充分利用教学楼和宿舍走廊、墙壁,举办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展览。通过电子屏宣传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验。
把学习红色精神作为党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学院充分运用支部主题党日、课堂教学、现场参观、专家点评等形式,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化为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全院党员干部自觉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以红色历史锻灵魂,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学习历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把开发红色课程体系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基础。组织举办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研讨会,深层次研究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本土教材”,打造红色教学单元,形成红色教学体系,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课程和教材。学院与长江人艺联合打造歌颂吴焕先对党忠贞不渝的舞剧《一心向党》,受到学员热烈欢迎。聘请党史专家牵头,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史进行深度开发,组织教职工积极撰写课件,使大家在研究和学习革命历史中,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质,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把上好第一堂党课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院党委高度重视上好党员的第一堂党课和政治必修课,每年新党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中共党史、学习英烈事迹,之后的毎次党课都要讲红色故事。组织新录用公务员穿红军服、走红军路、宿红军村、吃红米饭,深切感受红军的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磨炼意志、增强党性。学院二级单位李先念故居纪念园,每年开展讲革命故事演讲比赛,使党员干部对红色历史有更立体、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把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作为锤炼党性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黄麻起义纪念园、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等,让党员了解革命先烈在红安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史。请老红军、党史专家解读“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红安精神的独特内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故事会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体察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影像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再现革命斗争史,让历史“活”起来、让资源“动”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看得懂、体验真、感悟深,不比待遇比奉献、不比舒适比业绩在学院蔚然成风。
以红色基因铸品格,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政治品格,履职尽责抓党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把加强政治引领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方向引擎。坚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建立健全党委负总责、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总支抓落实、行政负责人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党建考评机制。严格按照“支部建在处室、处长担任书记”的要求,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精神动力。坚持以红安精神办好红安干部学院,把忠诚担当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精神动力。院党委成员自觉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旗手和标兵,在学习中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工作中,先干一步、干得更好。领导干部签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书,做到戒律在心、责任在肩、行动在前,带头遵守纪律、加强学习、走上讲台,带头为贫困户捐款、认领志愿服务岗。
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科学指南。学院党委提出“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口号,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和机关党建工作中,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红色为主题,以绿色为引领,不断推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同时,组织制定了学院五年发展规划和一系列子规划,使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注入新元素,探索新方式。
推进全域党建把握三个方面总结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