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讲话稿大全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导语】:我们应当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迅速把新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效举措。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1

近期,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全面振兴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龙江不懈奋斗。

坚持正向激励主基调,鲜明释放出促进干部积极作为、奋发有为的强烈信号。加强平时考核、完善政绩考核、改进年度考核、探索差异化考核,着力构建完整的考核工作链条,并把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情况作为考核重点,采取集中反馈、谈话提醒、整改督查、组织调整等方式,全面运用好考核结果,激励引导各级干部围绕中心履职尽责、立足大局真抓实干。要大胆选拔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对在下一级党政正职岗位上干事创业、实绩突出、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以直接提拔担任上一级党政正职;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对其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要客观分析,使用时不唯票取人。

聚焦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围绕解决不能为的问题,提出坚持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两手抓,充分利用各类培训平台,用五年时间将各级干部轮训一遍;采取上挂、下挂和等形式,加大实践锻炼力度,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围绕解决不想为的问题,提出坚持用_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充分认识龙江发展既面对重大挑战、更面临难得机遇,增强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围绕解决不敢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正常检举揭发和诬告陷害,对明显属主观臆断、乱扣帽子和线索不清、无理取闹的信访举报,可不予调查;对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问题,可视情况先进行函询,情况说明清楚且不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予以采信了结;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关心帮助犯过错误的干部,认真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该使用的继续使用,使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把防错、容错、纠错有机衔接起来,着力构建完整的工作链条,防止一容了之。坚持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对容错免责的主要情形作出原则性规定,既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使各地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有所遵循,也为各地各单位实践探索预留空间,为今后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打下基础。提出按照“谁问责、谁负责”的原则,由问责机关在启动问责程序的同时,一并开展容错免责调查核实,综合分析作出“免予问责处分”或者“从轻、减轻处理”的决定,并对容错免责结果运用作出规定。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2

市审计局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审计一线延伸,通过“党建+廉政”模式,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审计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中,实现机关党建、廉政建设、审计业务深度融合,严守审计质量生命线,防范审计风险,为审计权力运行设置“防护栏”。

局党组与派驻纪检组联合开展“落实两个责任努力担当作为”活动,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打造“阳光廉政审计”。结合审计工作特点,强化审计组廉洁从审责任书、执行审计纪律情况自查表和反馈表、审计廉政回访登记表的“一书三表”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做到审计过程全监控、全记录、全报告。

加强纪律教育,开展廉洁从审专题教育、党规党纪专题宣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监督执纪。对提拔为副处级以上的干部人选实行“凡提必查”,对科级人选开展廉政谈话。

每年签订责任书 每月纪律抽查

今年6月,市审计局党组在全市审计系统,密集高效推出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月活动,开展“七个一”工作,确保活动覆盖审计管理各方面和审计工作全过程。

实施“平时考核、季度汇报、年度考核”三级考评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督促检查、评比、问责。开展“三晒三比”活动,每月召开处室工作汇报会,各处室逐个晒工作时间比审计效率、晒发现问题比审计成效、晒工作量比审计担当,加大工作透明度,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及时修订局机关“马上就办”事项清单,明确5大类别27个事项的责任处室、办理时限、办理流程,促进审计人员转作风、提效能、创佳绩。

从严管理,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月开展工作纪律抽查。局党组积极支持纪检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组的监督作用。局领导带队、机关党委牵头、派驻纪检组参与,不定期到审计一线开展突击检查。

严格监督执纪,定期走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测评。聘请特约审计员,召开工作座谈和专题评议会议,加强外部监督。每个党支部设立1名纪检委员,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党员。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3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怎样找准乡村文化振兴的突破口,培育文明乡风?湖南省攸县实施“门前三小”工程,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起了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前”,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受到村民欢迎。

黄昏时分,走进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塘村,一棵亭亭如盖的古老樟树下,周围的村民聚在一起,跳起舞来。不远处,一个民房改建的书屋,来看书的老人和小孩络绎不绝。在一间讲堂里,还有老干部、老党员前来授课。变化是明显的,有了“门前三小”,乡村风气焕然一新:村民打牌的少了,打球的多了;进饭馆的少了,进书屋的多了;邻里矛盾少了,互敬互助的多了。

“门前三小”受到村民热情追捧,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小广场跳出大健康,小书屋读出大天地,小讲堂讲出大道理。为什么要建“门前三小”,怎么建?记者赴攸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返乡种文化,退休教授定期给村民授课

暑假到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屋场的村民,不再担心放暑假的孩子又会跑到哪里闯出啥祸来。因为家门口的高桥书屋,一到节假日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

书架上整整齐齐陈列着各种书本,以儿童读本居多。一张长长的阅读桌,围坐着10多名聚精会神读书的孩子。“这间主要是儿童阅览室,他们都是家住附近,有的走路过来,有的让父亲骑着摩托车送过来,这里成为他们暑假乡野戏耍之外的又一个好选择。” 书屋管理员张玉英说。

书屋的创办者是湖南科技大学退休返乡的夏昭炎教授。2004年,他从位于湖南湘潭市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之后,返乡定居。回到谭家垅村,夏昭炎发现老家一栋栋小洋房建起来了,一条条水泥路修起来了,但是乡亲们的文化生活却很贫瘠。于是他和妻子杨莲金决心建起一家书屋,让书香丰富乡亲们的心灵。

2009年,夏昭炎夫妇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了6间被闲置的老屋稍作修葺,把家里的藏书搬进去,供周围乡亲们阅读。同时,夏教授还开设了百姓课堂,每个月农历初三、十六讲授优秀传统文化。暑假等长假期间,他还举办少儿假期学校,开展读书、文体、智力游乐等活动。

夏昭炎夫妇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书屋前的水泥坪,就是他们的“乡间舞台”。就这样,简陋的高桥书屋,成了当地一个凝聚人气的文化活动中心。

“这样一个先进的点,为何不能成为一个面呢?”高桥书屋的做法启迪着攸县县委县政府,乡村文化不是没有生长的土壤,而是大有可为,应当把高桥书屋的经验向全县推广。于是,攸县“门前三小”应运而生。

建起新平台,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过去文化活动场地都设在村部。近年来由于合并村,有的村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一些村民需要走40多分钟路程才能赶过来,极其不便。“来的路远了点,看的书杂了点……”一村一书屋、一村一广场等做法,已不能满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分别不少于20平方米,步行路程不超过10分钟……只要符合上面几个条件,即可申报“门前三小”。“只要老百姓提出申请,联合验收达标,我们就把服务送到位。”攸县文体广新局局长文志辉说,每个阵地除配送音响、篮球架、健身路径、书籍和课桌椅等硬件外,还送党课、送培训、送戏曲、送义诊、送科技、送法制等,“群众需要什么、点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2017年底,号召和申报通知发出之后,短短一个星期,攸县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新局就收到了170多份申请。目前,攸县已经建成“门前三小”阵地近500个,计划到2020年达到1000个以上。

场地从哪来?据介绍,攸县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家族祠堂、祖屋、闲置民房、旧村部、老学校等场所建设“三小”,县里不作指令性安排,只提标准,以奖代拨。同时,不搞齐步走,灵活机动地推进“三小”,条件不成熟、不充分的可先期搞“一小”或“二小”。

建好阵地更要用好阵地,用好阵地关键在人。选好人、用好人,“门前三小”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越是党员干部带头,小书屋就越火爆,小广场就越热闹,小课堂就越满当。”攸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过程中发现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影响力、号召力,由他们担任阵地管理志愿者,会事半功倍。因此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动各村党支部注重发掘推出这样的“本土乡贤”来负责。

在小广场开上了“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在小讲堂办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宣讲;身边的党员带头讲党课,带头推文体活动,带头搞读书会,带头参与志愿管理……“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强化。文化振兴,带动了人才和组织振兴。”攸县县委书记谭润洪说,在实践中,“门前三小”不仅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还是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基层“党建+文化服务”的新平台。

县里送文化,百姓主动参与种文化

走进菜花坪镇菜塘村弄塘“门前三小”,小广场上村民们舞姿飞扬,小图书室和小讲堂里村民们聚精会神。

600多平方米的硬化广场,是王家场组村民自发筹措20万元建成;村民刘卫东把自己家的西侧房屋贡献出来,做成图书室,可容纳20人读书;一个垃圾坑,村民自发把它改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观赏池塘……这是网岭镇宏大村王家场组“门前三小”。

“每个点都由群众自愿自发建成,这样老百姓可能会更加珍惜,更加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攸县县长苏涛说,这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而是一次自下而上的主动扩张,把主动权交给群众,县里在允许百花争艳、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只是相对统一风格。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选址、筑坪、选人、定屋,都交给百姓自己来做。一些平时斤斤计较的村民都表示愿意无偿提供闲置房屋和地坪,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村民热情,令人欣喜:新市何岭村谢家场组村民愿意自费将原有老旧杂屋拆除新建“小讲堂”“小书屋”;桃水盘塘村高塘组村民愿意让出当地松山道观几间房屋;渌田镇陂垅村下屋组村民愿意腾出当地宗祠几间房屋……

“干群距离拉近了,村民爱乡爱党的热情增加了,党的向心力上来了。”石羊塘镇党委书记过石基说,走进村里会发现,有了“门前三小”,村民打牌的少了,进书屋的多了,乡村风气焕然一新了。

“‘门前三小’是老百姓的一种生动实践。”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喜兰说,乡村文化振兴,不但要送文化,更需要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自己去种。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4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领头雁作用,坚持“五抓五促”协同施力,助推脱贫攻坚。

抓培训,促能力提升。把第一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围绕第一书记如何履职尽责推进党务村务建设、助力经济发展、致富帮扶群众等内容设置培训课程,邀请县委党校教授、扶贫办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其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共开展培训2次。

抓激励,促作用发挥。注重发掘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通过《本溪日报》《桓仁县报》等媒体平台对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正向激励第一书记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任用。

抓保障,促真抓实干。积极协调乡村为第一书记解决住宿、吃饭等基本问题,配备桌椅、电脑等办公用品,赠送《农村实用技术读本》等学习资料。指定乡镇领导及老干部帮联第一书记,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抓督查,促责任落实。组建4个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第一书记”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暗访督查,重点询问驻村第一书记是否存在“走读”、擅自脱岗、驻村时间短等问题,查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效,共开展集中督查三轮次。

抓机制,促主动作为。实行日常考勤、请假销假制度,要求选派的第一书记必须在任职村工作,其他单位不得借调使用。建立第一书记个人重大问题请示报告、谈话诫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以此实行内部监督;构筑信访、电话、手机、网络“四位一体”的监督举报平台,畅通群众外部监督渠道。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 5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河北省承德市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往往是辛苦加“心苦”。

如何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近年来,承德市以滦平县作为试点,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机制,对基层干部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在广大干部中营造了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氛围。

谈心谈话与走访慰问相结合,及时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

“现在工作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家庭是顾不上了,刚刚一岁的孩子跟我很生分,我这心里难受啊。”一位副乡长说。

“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务、考核指标层层下压,除了财政收入等基础性任务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之外,‘一票否决制’和‘第一责任书’更是常常让我感觉心里压着块石头,精神紧张、急躁易怒。”滦平县一位镇长也说起自己的心理问题。

干部的心理健康不是小问题。

“关心关爱干部是一件大事,身体好了、心情舒畅了,工作效率才能提高。为此,我们在关心关爱干部上下了很大功夫。”谈起如何关心干部,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如数家珍。

为了做好干部的心理疏导,让干部心情舒畅,滦平县坚持谈心谈话与走访慰问相结合,设立干部谈心谈话室,定期开展组织部门与干部“谈心谈话”活动,采取日常工作联系、提前预约或随机等方式,邀请干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情况,丰富向组织说心里话的载体途径,通过谈心谈话及时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态。

对于受处理处分的干部,组织部门加强后续教育管理,帮助理顺思想情绪,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之前因为自己落实责任不到位、监管不严,导致我们乡着了一场山火,我也被‘拿了下来’。那段日子我意志消沉,一想到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因为一点过错就被免了职,心里很不平衡。后来组织找我谈话,开导我,让我又重新充满信心,感谢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小营乡党委副书记说。

关心干部家属同样重要。滦平县各乡镇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由党政正职对全体乡镇干部逐一进行“家访”,实地走访慰问干部及家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对于干部家属的诉求,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解决干部家庭实际问题,争取干部家属的谅解支持,努力以家庭和谐促进干部身心健康。

“前几天,我父亲生病住院了,组织上还派人去看望,我非常感动,这更加鼓舞了我的工作干劲。”涝洼乡党委书记动情地说。

严格落实干部带薪休假,组织培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你今年什么时候休年休啊?”

“活都干不完呢,周六日还经常加班,更甭提年休了。”

“我也是,我记得2014年的时候,县里还专门下过文,但是这几年确实太忙了,基本没休过。”以前,干部间这样的对话很常见。

今年,滦平县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严格落实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做到应休尽休,并实施统筹灵活的碎片式、报账式、累积式休假制度,鼓励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将休假分段灵活安排,做到工作和休假“两不误”,让正常休假成为常态,保证干部得到必要的身心放松和调整。

“真没有想到,我们还能有这样的休假制度,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滦平县扶贫办一名副主任说。

“大家长期在基层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让很多人因压力过大,产生烦躁、郁闷、紧张、焦虑等情绪,现在我们大多数人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控制好、管理好。那么,这堂课我们就来讲讲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这是滦平县干部培训班上的一节课程。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针对干部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滦平县分层分类组织培训,重点加强干部精准扶贫能力、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教育培训,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开设心理健康培训课程,教育干部掌握应对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提高干部心理素质。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救助患有重大病情的干部

“我们每年都统一为干部进行身体检查,这不,今年的体检又要开始了,这也算是干部的‘福利’。”滦平县医院一名副院长说。

滦平县高度重视干部的身心健康问题,每年安排一次干部健康体检。为解决基层一线驻村干部时间紧、看病难的问题,滦平县选派医疗团队到乡进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同时,结合体检为干部做一次心理评估,对患有重大病情或特殊体征情况的干部进行救助,对评估出的心理疾病患者采取岗位调整、休假休息、赴外疗养等措施,给予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另外还举办“心理健康服务进机关”巡回服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测评、减压放松体验等活动,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干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干部提高心理抗压力和耐受力,形成健康的心理。

承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立君认为,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机制,是新时代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承德市脱贫攻坚任务重,更要注重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要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把握好干部使用导向,大力褒奖和重用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激发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的动力。”承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路立营表示。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导语】:我们应当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迅速把新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效举措。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好党建教育促使社会发展】一 市审计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