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其他导游词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云南省下辖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云南西双版纳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1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漱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元阳梯田多数都在元阳至绿春公路两旁。元阳老县城往绿春方向5公里就是土锅寨梯田,在公路的左边,早晨拍最好;由土锅寨前行11公里到猛品梯田,在公路右侧,下午、黄昏拍效果最好。

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漱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养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提供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哈尼族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不像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迹,也不像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曲阜孔庙、拉萨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创造,它漱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2

苍山有名点苍山,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共有雄峙嵯峨的19峰,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为4122米,山顶上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容”。 最奇妙的是,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由上而下,顺东流淌一直注入洱海。这19峰18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 许多充满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观都位于苍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九龙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在大理著名的“风花雪月”这四大名景中,“雪”之所指就是苍山上的雪景。

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阳南。这十九峰十八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

苍山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风景名胜区。1992年,当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带云出处新辟了一条玉带云游路。游路南起马龙峰,北抵应乐峰,长约18公里,将苍山许多景点连结在一起,游人至此,可览苍山奇峰异石、林泉飞瀑,亦可俯瞰苍洱大地的壮丽景色。

公元八世纪,南诏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政权的做法,把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许多充满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观都位于苍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七龙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3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 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近84万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长期以来,他们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为开发祖国的疆土,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她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州,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万亩,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着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约5000种,占全国的1/6;栖息着539种陆栖脊椎动物,占全国的75%;鸟类429种,占全国的36%;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的20%以上;鱼类100种。其中亚州象、兀鹰、白腹黑啄木鸟、印支虎属世界性保护动物。所以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美誉。1986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

云南把金孔雀作为自己的象征。而这金孔雀的故乡,就在彩云之南的最南端——西双版纳这个傣族之乡,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主要景点有勤仑热带植物园、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野象谷、绿石林、版纳民族风情园、打洛独树成林、橄榄坝傣族村寨、基诺山寨、宣慰司街遗址。

美丽的西双版纳给人的印象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茂密的原始生林中,野象悠然漫步,孔雀和白鹇鸟在林中飞翔;修饰的美轮美奂的田园上,凤尾竹姿影婆娑、槟榔树亭亭玉立、大青树气根仃地如林……掩映这傣家的竹楼、露出缅寺佛塔的金顶;傣家妇女婀娜的身姿,沐浴在夕阳染红的澜沧江边,像一群群孔雀在水中嬉戏……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4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成了“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说其隐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有8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中央耸立的内环雪山,被称为卡拉巴王官,宫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是美、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正因为拥有这些,“香格里拉”的传说,才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也吸引着西方世界的探险家。

尽管没有人能说出香格里拉的具体地理位置,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坚信她的存在。从18世纪中叶以来,试图寻找这个失落了的天堂的探险就从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还是在印度的克什米尔高原,几乎所有有雪山的地方都能看到寻找者艰涩的足迹和被夕阳拉长的背影。进入20世纪,大量西方探险家、冒险者、背包旅游家也加入了寻找行列,他们对香格里拉所具有的不亚于藏传佛教徒的热情,迅速将寻找理想国的热潮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漫延至全球。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它的出现显然对香格里拉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使香格里拉这一词汇深深地植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4做糊贼船蹬曲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声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香格里拉,但同时也不断有人否定找到的香格里拉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进入20世纪末,.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迪庆的自然地貌、人文遗迹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圣境惊人的相似。香格里拉就在迪庆,消息顿时震惊世界,世界各地游客纷至咨来,竞相争睹香格里拉这一失落的天堂。在迪庆的发现使已经神性化的香格里拉再次回到现实的地平线。游客在用眼睛欣赏大自然赋予迪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在用心亲历香格里拉带给我们的精神慰藉。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 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一个属于智者的世界—抚仙湖。

涓涓细流,滋润着一处水如浑玉的湖—抚仙湖,有人说,抚仙湖的每一滴露珠都渗透着画意,每一缕清风都萦绕着诗情,每一纹清波都涌动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各位朋友,请看,我们眼前这碧绿澄清的湖泊就是闻名滇中的抚仙湖。抚仙湖由于大部分水域都在澄江县境内,所以也称它为澄江海。如果我们从地图上看,抚仙湖就像个倒放的葫芦。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三大湖,“那有谁知道我省第一和第二湖呢?”对了,这位朋友回答的相当准确,我省的第一和第二大湖,分别是滇池和洱海。尽管抚仙湖为第三大湖,但是却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最深处有157.8米,平均水深87米。湖水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个洱海的水量,蓄水量居我省第一。

抚仙湖南窄北宽,南北长31.5公里,东西最宽处11.5公里。最窄处仅有3.2公里,湖岸线总长90.6公里,属于半封闭高原湖泊。抚仙湖湖水清澈透明,透明度平均为8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此湖为什么叫抚仙湖呢?相传玉皇大帝派了石、肖二仙来到人间巡查。他们来到滇中,看见一池碧水,两位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倒。忘记了返回天上,变成了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的战立在湖边。故名抚仙湖。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抚仙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这条河仅长一公里,但是却吸引了无数的游人,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海门河隔山连着江川的星云湖,河岸石壁上刻有“鱼界石”三字,传说这三个字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在石壁旁边的那块石碑上,刻有“星云日向抚仙湖,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的诗句。栖息在星云湖的大头鱼和栖息在抚仙湖的抗浪鱼,每游到此地,就马上调头往回游去,以石为界,互不干扰,不相往来,为天下一奇。正是这奇观,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游人。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下抚仙湖特有的抗浪鱼。

抗浪鱼和其他的鱼类比较起来,有许多独特之处,归纳起来有五奇。

一奇是它奇特的鱼种。抗浪鱼个头不大,只有五六寸长,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它更像苗条淑女。据调查了解,全世界所有的海洋湖泊里,除了抚仙湖外,没有任何地方再有抗浪鱼了。

二奇是它的生活习性,每年立春至立秋这段时间,抗浪鱼便从深水中游向岸边浅滩产卵。此时湖滩银光闪闪,极为壮观。最为奇特的是抗浪鱼游向湖岸还有一个规律,即在鱼讯期,每10天中只有3天游到湖边,另外7天游回深水里,当地居民把这种景象成为“来3去7”。

三奇,是这儿奇特的捕鱼方式:即不下湖,不用船,不用鱼钩,不用渔网,在岸边捕捞。如抚仙湖东岸的渔民用“香把”捕鱼,抚仙湖西岸的渔民用鱼笼捕鱼。

四奇,是这儿奇特的吃法,由于抗浪鱼生活在洁净的水中,肚里很干净,所以吃鱼不用清理内脏。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奇特的吃法。这儿有很多的吃法,至于是什么吃法好吃点呢,还得请各位自己亲自品尝了。

五奇的是卖鱼的方式,到了抚仙湖,您会发现澄江卖抗浪鱼的方法很独特—数双卖。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独特的卖鱼方式与抗浪鱼的生活习性有关,生长在抚仙湖的抗浪鱼也许是因为环境的清洁,使它们的感情也像抚仙湖水样纯洁真挚,无论在深水中游玩,还是在浅滩上嬉戏产卵,都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像一对对的水底鸳鸯。尽管它们很小,人们也很尊重和珍惜它们这种难分难舍的真挚感情,即使是捕获后晒成鱼干,煮成咸鱼,卖时也是成双成对的卖,不忍心将它们分离。

听了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已经大饱耳福了,所以,来到澄江抚仙湖一定要品尝上等抗浪鱼一饱口福呢~

吃过了鲜美的抗浪鱼,大家一定还想看些更多的有关这个纯净之湖的更多秘密吧?大家随我来。

请看,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小岛,就是孤山。各位可别小看它哦,此山虽小却内容丰富呢~

孤山,原名瀛海山。明代以前瀛海山旁边有一座更小的小岛,被称为小瀛海山。两岛之间有一座铁桥相连,可惜的是,明末的一场地震,小瀛海山和铁桥一同沉没。唯独留下了瀛海山,孤山之名由此而来。

孤山名胜成于宋,盛于明,曾建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八殿即: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三清殿,活佛殿,子孙殿,雷祖殿,白衣殿等;五阁即:玉皇阁,斗母阁,雄文阁、吕祖阁、凌霄阁等;三亭即:襟海亭,宛在亭,探璃亭等;还有十咏堂,水月庵,铜塔。孤山昔日有“巍然形盛冠南洲”之称,成为滇中名胜之最。

1988年11月,江川县将孤山辟为旅游风景区,进行了绿化,相继修建了亭台楼阁。在码头建孤山门,往南建七曲桥,建南长廊。在烂柯坪建烂柯亭,鱼乐园建观鱼台;在险峰石建险峰亭,重建天生桥;在舍身崖建舍身亭。在龟极峰建瀛海楼,振衣岗建史碑亭。孤山顶中部建金山清苑,北部建环玉山庄,北麓建浩然榭,西北部建情人廊。

岛上曲径通幽,林木繁盛,空气新鲜,楼阁巍峨,形成了集游乐、食宿、沐浴为一体的风景区,再现了“巍然形盛冠南洲”的风采。

各位朋友,游完孤山,此次我们在抚仙湖的游览活动即将结束,如果各位还有兴趣深入了解这里,欢迎再次来到这里感受纯洁之湖的美丽~谢谢大家~

云南普达措导游词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云南省下辖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云南西双版纳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云南西双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