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春分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春分的风俗和背后意义_春分上坟讲究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1

1、春菜

吃春菜也是春分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春菜不是一种菜,而是春天的蔬菜的统称,比如荠菜、香椿等等。每到春分这一天,大家都会去田野里摘野菜,回家和鱼肉一起做成春汤,寓意平安健康。

2、驴打滚

老北京有习俗,春分吃驴打滚,能辟邪祈福。驴打滚又叫豆面糕,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辅以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作为内馅,不仅口感丰富,食材也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驴打滚黏性较大,老人儿童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不宜吃的太急,避免堵塞食道,引起危险。

3、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春分食用太阳糕也是老北京的春分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春分节气适量食用太阳糕有益于调节身体机能平衡,适应节气变化。

4、春饼

不少地方的人们有吃春饼的习俗。吃春饼,少不了春饼特有的配菜——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拌的话就将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丝煮好,用淀粉、醋、酱油勾成汁,用汁拌菜丝便成。炒着吃,则是把肉丝、蛋皮丝、绿豆芽、香豆腐干丝、水发粉丝、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锅中炒熟。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2

1、春分减衣不宜过早过多

春分时节,冰雪消融,草木复苏,无论南方北方,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平均气温稳定在10℃。但春分时节,乍暖还寒,日夜温差仍较大,且不时有寒流侵袭,因此,公众减衣不宜过早过多,以防着凉感冒。

此外,气象资料显示,春分时节,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天文专家提醒,此时节,北方地区要做好防沙尘工作,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同时,公众外出也要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要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2、春分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3、春分防病从细节做起

在中医中,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不但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建议市民这段时间里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如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时间不易太早。早起洗漱时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天房间开窗通风的时间也不易太早,9时后较为适宜。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3

1、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春分扫墓开始时,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等等。然后开始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2、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据史料记载,“春分” 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在春分的那一天,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3、送春牛

古代春分时,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4、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在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日春汤。

5、放风筝

到了春分时节,卖风筝的人特别多,因为春分期间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的种类很多,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会参与放风筝的活动。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4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时交节,春分的农历日期不固定。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也有比较明显的气候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1.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 5

1、竖蛋

quot;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一天阴阳相半,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道理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春分立鸡蛋能旺运哦。

2、放风筝

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最适合放风筝。大家可以放风筝来活动筋骨,消除"春困"和"郁闷"。

3、吃春菜

quot;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4、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5、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6、春祭

民间习俗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南方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结束,清明后,五运中的火运已经发动,阳气明显提升,时空场就发生了一种闭合,信息交通的困难,而造成祖先们难以享祭,接收不到子孙们的感恩酬谢。恪守天道运行规律的度数信,守信是中国古代民俗的重要法则。

7、祭日

春分亦是传统祭日的节日。也就是说,春分之日要祭拜太阳,感恩太阳赐予这个礼德能量和阳光光明给大地,促进了大地上万物的生长。所以,在古代一直继承着春分祭太阳和秋分祭月亮的这样一个习惯。

从春分祭太阳开始,拉开了春祭的序幕。我们在春分这一天,应当主动对道、德、天、地、国、亲、师,都有这个感恩的表示,这个也叫做我们春季的饮福,是对春天的感恩祭祀。

8、吃太阳糕

在古代,春分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每到春分这一天,帝王都会率领群臣,迎日、祭祀太阳。而在民间,则有春分日吃太阳糕的习俗,寓意"太阳高"。民间习俗认为在春分日吃了太阳糕,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TAG标签: 春分 祝福

春分节气的意思特点及风俗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春分的风俗和背后意义_春分上坟讲究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