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5篇
人们在汽车使用与维修中存在着一些误念,这些误念是在汽车制造水平低、修理手段落后、检测手段缺乏的年代里长期形成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查阅。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1
1、机油不是越满越好
很多车友都知道机油不够时会损坏汽车,却没想到机油过多也会损车。如果机油添加过多,会造成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现象。建议车主添加机油时,一定要以发动机机油尺上的刻度为准。
汽车机油的加注一般静态发动机停止5分钟以后机油液面在机油标注尺的上线,动态时机油液面应不低于机油标注尺的下线。另外,还应按原厂保养手册或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同类产品的标准选择所加机油的牌号,而并不是牌号越高、价格越高越好。
2、三滤不必一起换
大多车友一旦感觉汽车怠速有问题,就立即前往4S店更换三滤,认为只要三滤干净,汽车跑起来就没问题了,而有些4S店的维修人员,为了多挣工时费,也乐意接受车主这种请求,将三滤同时更换。
万车提示你,汽车三滤完全不需要一起更换,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汽滤一般在3万公里时更换,机滤在5000公里时更换,空滤则可以在1万公里时更换,如果同时更换就是浪费。车友们在更换三滤时,除了以里程数作为参考外,也要考虑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和车辆使用情况。如果是长时间停放不开的车,大可不必全部更换三滤,只需更换机油和机滤即可。
3、螺栓不一定非要加紧
在进行修理作业时,车友们常常要求修理工将所有的螺栓都加力拧紧,实际上,对于汽车各个部位的螺栓根据其直径、螺距及用途其扭紧力矩的大小都有其相应的规定值,达不到规定值的会松脱,当然不好。但盲目增大拧紧力矩则会使被紧固的零件变形,甚至造成螺杆伸长,螺纹变形和断裂的情况。
经过拆检部位的螺栓一般不可反复使用,有的螺栓在装配时使用了固化胶,拆卸时会发生拉伸或其他损坏,因此再次装配时必须换新件,有的螺栓虽然可以反复使用,但有明确的再用次数的限制,而且再次使用前必须对螺栓进行严格的检查。
4、盲目加装可能画蛇添足
为了将爱车更有范儿,很多车友都喜欢给爱车做一些改变,小编提醒在车友做加装、改装时,千万注意到正规厂家,像这种加装、改装因为乱接线导致火灾或其他事故的不在少数。加装防盗器时要选用正规名牌产品,同时按产品技术要求配线,以防负载过大造成线路发热。而许多中高档轿车出厂前已经配备了防盗装置,如果画蛇添足,会适得其反。
不要为了增加大灯亮度而随意更换瓦数大的灯芯或以去掉继电器的方法增加大灯亮度,这样做的结果不堪设想。此外,盲目加装汽车外装饰件如尾翼将增加3-5%的燃油消耗。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2
一、正确使用工具
1、拆装总成、零、部件联接螺栓及各种轴、轴承、齿轮等时,使用合适工具,不允许用錾子剔打或电、气焊切割,也不允许用活扳手代替锤子敲打。若必须用锤子击打时,应垫以软金属冲棒或衬板,以防损伤零件或基体。
2、拆装机件时,避免损伤机件工作表面。能够使用拉压工具进行分解和装配的机件,应使用拉压工具,不得硬砸或乱敲击。
二、总成或零件分解时,应做标记。
1、解体各总成、零部件时,对偶合件、旋转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均应在拆散之前检查原来有无装配记号,没有的应重新做标记如对高速汽车的轮胎与轮辋安装位置做记号,以防装错而破坏了原配合或平衡状态。常言道:修理匠,怎么拆,怎么装,不怕缺件时间长,就怕忘记怎样装。
2、有安装方向要求的,应看好原方向或做上标记,以防装反。如活塞、气缸垫、连杆等,做记号非常重要。
三、零件清洗
1、清洗滚动轴承时,清洗液的温度不应过高。
2、下列机件不能用碱性溶液清洗:
①橡胶件、油封、非金属摩擦片等。
②各种胶木齿轮和塑料零件、铝合金、锌合金等件。
机件经化学溶液清洗后,应用净水反复冲洗,以洗净表面化学溶液。总成、零件清洗后,应用干净试布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3、零件清洗后,应防止碰伤精加工表面,不急于装配的应涂上保护层,以防锈蚀。
4、油管、气管的内部应彻底清洗干净,以保证管路畅通。安装管接头时,不允许缠绕棉纱等物,以防堵塞管道。
四、螺栓母的紧固
1、有力矩要求的螺栓,应按修理或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力矩或拧紧操作要求拧紧。
2、装复螺栓、螺母时,按需要加装与螺栓直径相一致的垫圈,垫圈内径不能过大。
3、装复螺栓的长度应适当,不能露出过长或旋人部分过短,应将螺孔内的油、水、杂物清理干净后,再拧上螺栓。
4、技术要求较高部位处的螺栓、螺母,应仔细检查其螺纹状况及自锁能力好坏,不能任意用其他螺栓母代替。
5、用数个螺栓联接的结合面,在装配时应按规定的先后次序,分数次且用不同的力矩拧紧,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应交叉对称且均匀地拧紧,不要先将某个螺栓母一次拧紧,以防零件变形或结合不紧。
6、锁止可靠。用锁销来锁止的螺栓应注意锁销直径与锁孔内径配合适当,将锁销的一片扣在螺母的方平面上,不能弯扣在螺栓端头上。若用铁丝锁紧时,应按方向将锁线拉紧并锁好。镀铜或自锁的螺栓、螺母,不能多次反复使用,以防锁止失效。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3
汽车即使不在阳光下直面曝晒,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车友们要学会一些维修汽车的小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维修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磨损伤痕的修补
所有的车都有擦伤,最好的修补方法是伤痕部分填上与车身相同的镀膜剂。镀膜剂可涂一次、二次、三次,次数越多,会涂得越干净。但整个车身的均匀处理也很重要。
小伤痕的修补保
车身如果发现伤痕,先检查伤痕的程度。如果只是很浅的刮伤表漆,立即用混合剂处理,擦拭方法为直线擦拭。伤痕消失后,用更细的混合剂擦拭之后再打上蜡。刮伤、表漆剥落的修补保养窍门较深的伤痕,重点是观察金属面是否露出,如果看不到金属面就不会生锈,可以专心地涂上修饰漆。用笔尖一点一点地点上去,然后等漆完全干。
较深伤痕的修补
很深但细长的伤痕,用彩色油灰可以修补得很好。伤痕处用砂纸,不要随便将伤痕面扩大,重要的是将脏污清除干净。油灰要仔细地涂抹,使之完全进入内部。最后涂上混合剂、上蜡,结束工作。
凹陷的修补
凹陷处理是车身保养中最麻烦的工作之一,重要的是打好底子,若这个步骤做不好,涂装做得再好效果都不佳。喷漆时,不要忘记用报纸遮好四周,使涂料不要向周围扩散。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4
气缸磨损超过允许限度,或缸壁上有严重的刮伤、沟槽和麻点,均应将气缸按修理级别进行镗缸修理,并选配与气缸相符合加大尺寸的活塞及活塞环,以恢复正确的几何形状和正常的配合间隙。气缸的修理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修理尺寸=气缸大直径+镗、珩磨余量
镗、珩磨余量一般取0.10~0.20mm。计算出的修理尺寸应与修理级数相对照,如果与某一修理级数相符,可按某级数修理;如与修理级数不相符,比如计算出的修理尺寸在两级修理级数之间,则应按其中大的修理级数进行气缸的修理。对于多缸发动机应取磨损一个缸为准。一般发动机前、后两缸磨损大,测量时可重点测量这两只气缸。气缸磨损如超过大一级修理尺寸时,则应镶装缸套。
发动机在更换活塞和缸套时,只要有一个气缸需要镗、珩磨或更换缸套,其余各缸应同时进行镗、珩磨或更换,以保持发动机各缸工作的一致性。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5
1、选择车蜡
现在市场上车蜡的种类很多,质量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随着车蜡质量的不同当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汽车打蜡正确方法第一步要做好,在选用时一定要慎重,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保护车体,反而使车漆变色。
2、洗车
在给汽车打蜡前一定好保证汽车干净整洁,所以就必须要给与车辆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要注意了,不要使用过于坚硬的物品进行清洗,不然会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状况,有些汽车的菱角缝隙更要注意,不要有杂质的残留影响油漆。
3、去杂质
浅色的车辆洗干净后就会看见一些柏油颗粒,但深色的车辆就很难发现,你可以使用软布沾取一些柴油或者煤油,在有柏油颗粒处进行擦拭,一直等到柏油颗粒被溶解掉,然后再使用清水清洗一遍,再观察是否还有其他的杂质,就用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
4、打蜡
打蜡时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最后一道,其次,在打蜡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打蜡表面分为几部分,基本都是按照右前机盖、左前机盖、右前翼子板、右前车门、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后备箱盖的方向进行涂抹右方,然后通过相反的方向进行左方涂抹,一直到没有漏的地点,这时候全车都已经均匀的涂上了一层车蜡,就可以以油漆的覆盖层为基础来进行保险杠的打蜡工序。
5、擦蜡和提光
擦蜡:打蜡几分钟后就会看见表面开始发白,这时候就证明蜡已经干了,这时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进行蜡的擦拭,一直到汽车表面没有了残余蜡。
提光:主要是对其钢圈、保险杠、轮胎、玻璃、饰条进行彻底的清理,这一过程和打蜡的顺序是相同的,然后可以使用合成鹿皮对其漆面进行摩擦,一直到光鲜亮丽为止。
6、缝隙清理
车辆的设计都有菱角缝隙的存在,所以这些蜡或者是杂质就很容易残留在菱角或者缝隙里面,这一块你可以使用一些软刷子进行清理,但在刷个过程中不要过于用力或者使用比较坚硬的刷子。
7、掌握打蜡频率
汽车打蜡不可以太频也不能太少,所以车主们应该好好的掌握汽车打蜡的频度,其实汽车打蜡的时候也是根据车辆行驶的环境、停放场所不同,打蜡的时间间隔也应有所不同。
一般有车库停放,多在良好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汽车打蜡正确方法是每3-4个月打一次蜡即可,露天停放的车辆,由于风吹雨淋,最好每2-3个月打一次蜡。通过触摸也能进行判断,一般而言,用手触摸车身感觉不光滑时,就可再次打蜡。
汽车维修的常见误区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