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春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不管是在哪个节气养生,不同时节吃不同水果,吃合适的食物,这是养生之道。所以,真正的养生一定要懂得在适当的季节吃适当的食物。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养生水果,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1

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而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说的“秋菠”。“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葱、姜、蒜

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玛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此外,春季对于需要滋补调养的人,可以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炖鸡或瘦肉等,但爱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2

立春养生注意1、 多吃时令菜

_多吃当季蔬菜,如此可以达到天人相应的效果。比如春季的蔬菜包括养阳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莴笋、豆苗、蒜苗、小葱、豆芽、荠菜、竹笋,滋补脾胃的大枣、山药等。肉类则以鸡肉、羊肉、狗肉、鹿肉、鱼肉为佳,还有一些滋肝养肺的水果,如樱桃、青梅、杏子、李子等,都能温阳滋补,助养肝气。

春季肝气旺,而酒伤肝,所以春夏季节更不应饮酒。而菊花、金银花甚至白开水乃是适合春夏的佳饮,日常有闲不妨多补充水分。

立春养生注意2、 不超过11点睡觉

春夏养阳的第一步就是早睡早起,这才能顺应天时。春夏之际,日出时间较早,日照时间渐长,人们在这时候也该早些起床,晒晒太阳,以提升人体内的阳气。而晚上就不宜熬夜,中医师说,因为熬夜伤阴,阴虚则阳无以生,可以说,熬夜既伤阴又伤阳,尤其不要超过子时(即晚上11点)才睡觉,不然,就有可能阴虚火旺。

立春养生注意3、多运动,不贪凉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而推动这个运化过程的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动了才有阳气,动了才能“运”,脾阳才会更好地发挥其运化作用。

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不宜出汗过多,注意补充水分,以免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而耗气;运动方式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而定,比如快步走或慢跑等,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能够每日坚持便最好,如果平时没有时间,周末也要抽时间出去走一走。

此外,随着气候日渐变暖,很多人开始贪食冷饮,女士们过早穿上短裙,甚至露脐装,男士们也喜欢在运动后选择冷水洗浴。李建军说,此时阳气正处于生长壮大的阶段,就像嫩芽渐渐长成枝条。天气也忽冷忽热,本来就极易损害阳气的生长,若是再贪凉饮冷,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真要吃冰冻食品,夏至过后比较适宜,因为这时阳气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比较强。

立春养生注意4、保持良好心态

任何时候,心态平和都至关重要。春夏之际,顺应阳气生长的趋势,人的脾气也会随之渐长,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春夏之象本来就是一种生发蓬勃的征象,人的情绪在此时也应该适当疏泄,不宜过度克制。

然而,这种释放也要讲究“度”,过犹不及,过度疏泄和过度克制同样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所以,保持好心态,不急躁也不压抑,关键是要保持情绪的疏泄与克制之间的平衡。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3

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我国各地有许多“迎春”的风俗习惯。据《礼记-月令篇》记载: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东郊迎春,并祭太皓、芒神,祈求农业丰收。

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毕,要用彩纸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内所装的干果食品,随之抛洒一地,儿童争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饼、春盘的食俗。春饼是以麦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圆饼,食时卷以豆芽菜、韭黄等炒菜,故历来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说法。立春日食春饼,谓之“咬春”,据云可以“却春困”。

立春习俗禁忌一:

传统上认为,立春当天天气晴朗,则来年丰收,如果当天阴天则来年收成欠丰,诸事不吉。

立春习俗禁忌二:

忌讳吵架、骂人、看病、理发、搬迁等等。

立春习俗禁忌三:

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来迎接美好的时刻,有午觉习惯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一下,为自己讨个吉祥。

立春习俗禁忌四:

不要做口舌之争,这是老传统了,也是美德,不口出污秽言语。和和气气,欢度节日。

立春习俗禁忌五:

立春这天建议大家去田地公园,吸收新鲜空气,感受自然,迎来立春,为自己的明年讨个吉利。

立春习俗禁忌六:

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这是好传统,也是美德。立春乃一年之始,在这第一天,本来气杂而交,人容易情绪不稳,要是在此日就把美德忘了,那一年不知道你能记得几天啊,这是在提醒大家,牢记我们民族的好传统,立春口舌,全年不吉,是非麻烦,诸事不利,因此奉劝我的朋友们,在立春日做好自我调剂,开开心心迎接新的一年。

立春习俗禁忌七:

立春之日莫搬迁。这个习惯我的认识是应该遵守的,做易学的朋友也应该注意,不要选择时选在四立八节上,这是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便动荡搬迁,新的一年何来安稳日子,要相信日月运行,五行流转,相信数中之“一”的神秘内涵,顺应天地者,天人和谐,必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立春习俗禁忌八:

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为什么呢?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啦,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所有这些都是没有道理的说法,今天男女都有独立的人格,无需再去拘泥这些胡说八道了。春回娘家去,娘家婆家一样亲啦。

立春习俗禁忌九:

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去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小毛病耽误一下倒也没有什么,那大病难道不要看吗?人秉五行之气,此日交接春暖,人生病也是正常现象,去看医生那是对身体负责,不要拘泥这样的说法,看好病身体健康才是硬道理。

立春习俗禁忌十:

立春之日不理发,理发则不吉利。对于这一禁忌,倒是值得考虑,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再说了,一年四季365天,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一天去理发呢?这个习惯应该坚持,这是提醒世人为人处事都要遵循自然五行之道啊!

立春习俗禁忌十一:

立春之日不要躺着,要坐坐或者站起来走走:这是说春暖大地,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喜迎新春的到来,对于健康的人而言,迎春是个好习惯,民间有很多迎春的习俗,我还是赞成对有价值的予以继承。今日立春,我上到楼上,沐浴阳光,亲自感受春回大地的温暖,的确是心情舒畅,浑身通泰,希望朋友们把这个习惯继承下来,建议大家去田地公园,吸收新鲜空气,感受自然,迎来立春,为自己新的一年讨个吉利。

另外,就是关于躲春的禁忌:命理学认为,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进行躲春,防止争吵和是非,否则一年内你可能都非常不顺利。特别是命理上,某一属相在这一年内有什么病灾的话,那么,立春这一天自己要躲起来,不要见生人,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再就是如果感觉上年自己运气差,那么也需要躲春。对于属相相冲的最好要谨慎,避免发生争吵或口舌。

即是说有些属相不宜接触,关于躲春,我持一定的赞成态度,但是不要过于拘泥,一切顺其自然,这才是天地之大道。我的意见:命理犯太岁而且太岁对自己本命不利的应该躲开交接的时间与外人接触,最好一个人坐坐,调节自己、提醒自己,在新的一年,注意别强争,别找事,多干好事多努力,太岁必然不会带来灾祸,反而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lt;<<返回目录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4

立春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天气会逐渐变暖。那立春该防哪些病呢?中医揭示,春打六九头,立春防4病!

1、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气”、“肝阳”的升发有太过密切相关。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因此,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时,除了要反复监测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2、消化道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易在春天发作,引发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春天对脾胃要进行全面调养。

3、精神疾病

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在我国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因此,春季要注意严格监督精神病患者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擅自中断药物。

4、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同时,春季也是肝病治疗的最好时节。肝木逢春,肝木之气偏旺,这个时候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 5

1.沐浴涤尘

立春时抢占最佳时空点,使用五种草药煎水沐浴,可以使五种草药中的五气借助立春天地阳气发动、互动的强大力量,对我们的身识进行推动、温煦、清理,达到清静身心、健康身心的效果。

古代典籍《云笈七鉴·卷四十一杂法部》中记载:“《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上学之士,服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当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东向沐浴。”

立春之日的清晨,可以用白芷、桃树皮、扁柏叶、零陵香、青木香适量煎水洗澡。像一家人洗澡,可以各用半斤,熬一大锅,这样就可以利用五种植物的香气,借着立春的那一刹那之间,由外及内,与天地能量一起震动、发动、启动。那一刻,使五种植物的能量透过自己的体表能够进入到体内,由外及内清理身识。立春早上,向着东方,在礼敬太阳、礼敬东方紫气之后,再开始洗澡。为什么要如此沐浴呢?为什么立春要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实际上也预示着三生万物。

2.立春根治寒湿之病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曰:“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对于医生或者养生爱好者,如果能够把握好立春这一天,则会有非常好的疗效。凡是存在湿邪侵入到体内关节骨胳和肌肉情况的,例如关节炎、肌肉痛、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症,经历了秋天和冬天以后,治疗的难度会比较大。特别是立秋立冬以后受寒的,即使经过治疗,骨节寒痛表面看起来好像是治好了,其实湿邪仍难以完全透发于外,里面仍然会残留晦气。所以应当把握好立春这一天,运用相应的方法,祛除体内的寒气,例如温泉泡浴、药袋浸浴、桑拿药蒸等。

3.防风邪致病

朱自清的散文中形容春风说:“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怡人,但是也多变,在多风的春天,需要注意防止风邪致病。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会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传导、幅射、对流是各种能量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而风是其中最强大的媒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邪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而其他五邪(寒、暑、湿、燥、火)往往是依附于风邪来袭击人体的。

尤其是在立春节气,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容易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窜到人体表面,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问题;如果窜到头部,就会使人头痛,整天发困;如果窜到关节上,会引发关节疼痛;如果窜到肌肉里,就会导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容易感觉到腿重、乏力。

防风邪致病,平日要注意防风避风,适时增添衣物,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通过修身和养生的实践,主动提升体表的卫气,是最佳的防治方法。再者,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沐浴或者泡脚后,要及时穿好衣服,避免被风邪袭击。

4.夜卧早起

立春以后就可以比冬季时睡得晚一点。如果在冬季时晚上九、十点就睡,那么在春季可以到十点、十点半再睡,睡觉前最好坚持调息静养一段时间,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早晨可以比冬季时起得早一些,六点钟起床,到户外去散散步,并做一些体能锻炼。

有一部分人一到春天,经常会睡到半夜就醒来,好半天睡不着,到了早上反倒困得起不来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肝臓气血不足。到了春天,人的阳气与气血都是从里往外调动。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如果肝血充盈,到了晚上阳气容易蛰伏起来,人的睡眠就会比较好;如果肝臓的气血不足,气的推动力弱而造成血不归经,那么阳气就找不到藏身之处,到了晚上人就会睡不着觉,或是睡着了也容易醒。而到了清晨五点左右肺经当令的时候,血液推陈出新,人就又能再小睡一会儿了。肝喜润不喜燥,水生木,肾水智德能量的强弱,肾水能否滋养肝木,决定着人在春天里是否焦燥不安和失眠,所以,解决春天不宜入睡或是睡着易醒的问题,关键是要滋补肝肾。

5.经常运动

一年之中,人体内的气血在五运六气的强大作用力下,经历了冬季的收敛藏伏,而进入生发的春季。伴随着一阳来复,二阳降临,以及三阳开泰的天地自然运气,人体内的活力重新萌发,春季也就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阳气始生之时,最适合运动。太极修身、经络韵拍操、太极拳、体操、慢跑、散步、郊游、登山及骑脚踏车等,都可以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活力。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立春期间的保健运动格外重要。春季运动调养到位,气血充沛而且活跃,全年就会很少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会增强。

6.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妇孺皆知的养生保健常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寒邪容易乘风袭人成疾,因而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要以保暖防止风寒侵袭为预防。通常来说,当气温低于15℃时,都要注意“春捂”,等温度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再考虑穿薄一些的衣服。

《摄生消息》中说:“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绵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初春时候,天气寒暖不一致,不适合立刻减衣服;特别是一些老人,气虚血弱,骨头疏松,身体怯弱而很容易受风寒。“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身觉热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强忍,即便加服。肺腧五臓之表,胃腧经络之长,二处不可失寒热之节,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是也。”人的背部很容易受寒,用背心、夹衣、小棉袄将后背保护好,否则容易招致寒气伤肺。

现在有的年轻女子为了赶时髦,刚开春就穿上裙子和薄丝袜,觉得自己特别美,实际却为了满足一点虚荣心而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引导自己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违背节气特点,而去做伤损身体的傻事。

lt;<<返回目录

TAG标签: 立春 养生

立春节气养生方法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不管是在哪个节气养生,不同时节吃不同水果,吃合适的食物,这是养生之道。所以,真正的养生一定要懂得在适当的季节吃适当的食物。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养生水果,供大家阅读参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