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相关文章
每个节气对于人们来说,都有不同的寓意,所以每当节气到来之际,都会举行相应的仪式和美食来迎接,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夏节气的寓意是什么,欢迎阅读!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1
立夏称重的寓意是什么:祈求健康长命
据《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引“孙夫人称阿斗”:相传三国时刘备要出征,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交给孙夫人抚养。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后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
刚好今日是立夏,于是孙夫人想到:用秤把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从此,孙夫人精心照管阿斗,每年立夏都秤一次体重,书告刘备,以表心迹。
传说中立夏秤人会对刘阿斗带来福气,所以,人们也祈求上苍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故立夏秤人也是祈求健康长命。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2
初夏过后,天气会逐渐暖和起来,但最热的是7月和8月。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为每次8=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夏至过后,虽然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但白天仍然比夜晚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仍然比散发的热量多,地面附近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在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最热。
这取决于你所在的地区。如果是北方,初夏早晚还是有点冷。中午热的时候可以脱。如果是南方,南方夏天很热,但是南方的一些公共场所有足够的空调,但是很容易感冒。最好在背包里放一条长丝巾或者空调衫,防止感冒。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3
立,建始也;夏,假也。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而夏天就要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总的来说,立夏的寓意就是正式的进入了夏天,立夏节气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它预示着天气马上会变的炎热,雨水也会增多,农作物也到了茁壮成长的阶段。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4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斗柄指向确定。当北斗斗柄指向东南,为立夏。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当太阳黄经达45°时为立夏节点。“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根据民俗专家们的说法,立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同时专家们指出古代很多节日和其习俗都是来源于祭礼,当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譬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在立夏这个时候,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
在周代,逐渐形成在季节转换时祭祀神明之后,身为一国之主的周天子是需要亲日主持祭祀大礼,《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
在季节上,立夏其实也是夏季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暴雨、雷雨天气会增加很多,万物进入一个蓬勃生长的季节。在农村,至今还有许多关于立夏当日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夏季的整体天气趋势,譬如:“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 5
1、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2、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3、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4、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5、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7、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8、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大全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