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就是忙着耕种,而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了。那你们知道这个节气养生可以吃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芒种养生吃什么以及芒种吃哪些水果好,希望大家喜欢。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1
饮食清淡
芒种时节,气候闷热,南方更多潮湿,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心脑血液供给不足,人们常常感到身体困乏,没有食欲,被称为“苦夏”,还有些人在气候炎热的情况下贪凉喜冷,克伤脾胃,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周身酸痛等“苦夏”症状。
饮食要注意清淡爽口,增加健脾祛湿的食材,如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陈皮等等。口味可以稍增辛辣,既刺激了胃口,同时有助于出汗,舒畅阳气,祛湿排毒。选择多吃些花类或果实类蔬菜,如黄花菜、花椰菜、西红柿、辣椒、黄瓜、菜瓜、丝瓜、苦瓜、冬瓜、南瓜、茄子、豇豆、四季豆、佛手瓜等等。特别是苦瓜,能清心解热,健脾开胃,是这一时节的佳品。水果则更多,荔枝、芒果、菠萝、西瓜、樱桃等上市,要注意节制,尝鲜即可,不可多吃,免得伤胃助湿。
晚睡早起勤泡脚勤换衫
此时节天气闷热,大部分人都容易早起,这是正常现象,早起活动,舒展阳气,对一天都有好处。一些喜欢睡懒觉的人可要注意了,夏天睡懒觉会越睡越没精神,因为阳气被困,体内湿气也会增多,湿气越多则越困重,越想睡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芒种锻炼,因为天气闷热,更容易出汗,如果出汗后觉得胸闷、心慌,要马上休息,按揉劳宮穴、内关穴可缓解。这一时节,城市里室内都开了空调,冷气吹拂,办公室、商场等公共场所个人无法左右,需要防止肩背受寒,女生可以加一件披肩,回到家或者在户外可以给自己一些出汗的机会,排排湿气。如果出了一身汗,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温度很低的房间,因为这时候毛孔打开,冷气进去,很容易感冒。
温热瘀结,睡前泡脚。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睡前使用艾草泡脚,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全身得到更好的休息。
“阳热”内盛,常洗澡,衣衫要勤洗勤换。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但在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民谚有“汗出不见湿”之说,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的时候立刻洗澡容易使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疾病。
心平气和情绪舒畅
夏气通于心,心藏神,芒种仍然要学着养神。白天的心态要积极开朗,乐观向上,对外物充满热情,做事时精神集中,夜里则尽量凝神静虑,平和修养。
古人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西医也认为夏日炎热会影响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夏季平心静气重养心。夏季切忌心神过度激动,尤其是过于喜悦,这样会伤害心神。
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也可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袪湿扶阳,艾灸最强
芒种节气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艾灸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艾灸疗法,温补阳气,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时节阳气外盛而内虚,容易被热邪毒气所侵袭,所以又有喝蒲酒、门外悬挂菖蒲、艾叶、地上撒石灰粉等习俗。其核心根本就是扶阳养阳。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2
从芒种节气开始,就进入到高温多雨的阶段了。芒种前后,江淮流域经常会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阴沉多雨的天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器物及衣物等容易发霉,人们就把这段时间称为"霉雨季节”。又因为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际,所以又被称为‘‘梅雨天"、“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大约会持续一个月,梅雨开始的日子叫"入梅’’,梅雨结束的曰子叫“出梅”。
按阳历日子算,入梅的日期大致在6月6日~6月16日之间,出梅大致在7月8日~7月19日之间。有的年份5月时就会入梅,叫作“早梅雨”,最晚在8月初出梅。有的年份梅雨不明显,这种情况叫作"空梅”。梅雨时间长,雨量就大,就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梅雨时间短或出现“空梅",就会导致干旱发生。因此,梅雨期到来的早晚,雨期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对这一地区的农业有直接的影响。
芒种节气,如果降雨量多、降雨时间长,那也就是梅雨大,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洪涝灾害的发生;反之如果梅雨时间短或出现“空梅",这样的年份往往接下来就会出现干旱灾害,而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因此,梅雨期到来的早晚、雨期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都会对这一地区的农业有直接的影响。
当然,不同地区对芒种下雨的说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比如贵州地区有谚语,“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指的是芒种如果没有下雨,那么在夏至节气的时候雨水多。在苏、皖、川、鄂等地区有“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的农谚,说的是芒种节气当天降雨了,后面的雨水会很充足。在广州则有“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的说法,芒种夏至节气雨水如果少,那当年就雨水少,后期会出现旱情。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lt;<<返回目录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3
1、防中暑
长期处在一个高温环境或者受到烈日的暴晒,以及在炎热的天气下不及时补充水分都很容易中暑,这也是夏天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夏天出门最好避开早上10点至 下午4点,这段时间的阳光最强烈,中暑的可能性较高。如果一定要外出,记得做好防护工作,比如墨镜、遮阳帽、太阳伞,并涂抹防晒霜等。
2、防热伤风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但它发生在夏天时,前面会加个热字,就是热伤风。通常是因为身体里面还有热气,然后又受到冷风的侵袭而导致的。比如人在大量流汗后或刚洗完澡时毛孔还处在打开的情况下,又直接吹电风扇或空调的冷气,致身体里的余热无法及时散发掉,这个时候病毒又侵入体内,随后就引发感冒了。热伤风有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夏天空调温度调的不要过低,与室外温度相差4℃为宜。“上班族”回到家里不要马上就开空调,即使开的话,室内也要适时保持通风。
3、防真菌感染
进入芒种后空气湿度增大了,在湿热环境中更容易引发因真菌感染的各种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皮炎、湿疹等。要勤换内衣裤,洗之前可以用沸水浸泡5-10分钟消毒,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外出旅游时更要注意,尽量自带洗漱用品、毛巾、拖鞋等,定时清洗晾晒鞋子。
4、防心脑血管疾病
据临床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夏天天气闷热容易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会很容易出现因血液浓度上升而诱发的心肌梗塞。诱发心脏病的原因还有很多:焦躁不安、心火旺盛、睡眠质量差等。
5、防空调病
鼻塞、打喷嚏、耳鸣、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四肢肌肉关节酸痛这些都是空调病的症状。空气不流通、空间封闭、室内室外温差较大这些都会诱发空调病,所以我们要重在预防,尽可能避免患上空调病。开启空调前先通风一段时间让新鲜空气进来,关闭空调后也要再通风一段时间可以让有害气体更好地排出室外。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4
在中国,人们喜欢在芒种的时候,利用洗浴以药浴的方法,最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 5
1、申时后进食
民间有俗语“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这一养生口诀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申时(下午3至5点)以后少进餐,这都是芒种节气的养生要求。
2、夜食生冷
芒种的节气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的患者不易消化饮食,生吃蔬菜、瓜果等是芒种节气的慎食之品,夜间更要注意慎食这类食物,肉、面、黏腻的食物也不宜在夜间食用,否则会引起腹胀、吐泻等症。
3、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容易患上手足疼痛,及下元虚冷的腹泻等病症。因此,芒种节气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两到三杯为宜,有了饥饿感就要立刻停止喝茶。
芒种前后吃什么养生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