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芒种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芒种的时候人们会有许多的习俗,还有饮食习俗,那么芒种节气含义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芒种节气含义及风俗最新,欢迎大家来阅读。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1

芒种习俗: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习俗: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习俗: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习俗: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习俗:开犁节

浙江省云和县有“开犁节”,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那天举办。

在云和梅源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拯救了牲畜,而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开犁是云和梅源一带山区农民启动春耕的时令体现,过去把“开犁节”叫做“牛大王节”。

芒种习俗:端午节

此节气里,我国有许多习俗,每隔两年就有一次端午节出现在芒种期间,其中,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天中、朱门、五毒日。端午节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煮梅子、赛龙舟的习俗。

芒种节气习俗:挂艾草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应该就知道艾草是一种到处都能找到的植物,而且它又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到了天气炎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

人们会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然后摆放在自家的门口,还有些人会把艾草晒干,然后点燃,在屋子里转上一周,蚊虫也会被驱赶走。

因为芒种和端午两个节气距离的比较近,所以很多习俗是比较类似的,比如就是挂艾草的这个习惯。芒种和端午过去之后,就是真正的夏天了。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2

1.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既是麦收、夏收的时候,也是播种玉米、移栽水稻的时候。如果芒种的时候耽误了农活,错过了农作物的最佳时期,想要补种为时已晚,也很难有好收成了。这句话用来劝诫农民把握好时节,把握好轻重。

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这是在湖南、湖北等地流传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在芒种期间天气如果特别炎热的话,那在夏至的时候就会雨水特别多,会出现阴雨连连的天气。在有些地方还有着“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这样的说法。

3.芒种到,狗伸舌,鸡张嘴

这句俗语说的是在芒种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也就开始日渐炎热了,而狗会热得伸出舌头来降温,鸡都热得要张开嘴巴了。事实也如此,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从此以后天气甚热,雨水较多,湿度增大,北方进入雷雨、阵雨天,南方则已进入梅雨天,要注意防湿。

4.芒种芒种,碰到亲家不说话

这是四川等地的俗语,意思就是芒种时期,农民太忙了,农活一刻也不能耽误,走到路上碰到亲戚都来不及搭话。

5.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如果芒种时节刮北风的话,那么这一年夏天的雨水就比较少,对秋收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收成自然也就好不了了。

6.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如果芒种时节打雷、夏至时节刮北风的话,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

7.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这句谚语是在提醒农民,到了芒种时就要开始栽红薯了,不然到时候晚了就没有收成了。类似的谚语还有“芒种芒种,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都是提醒人们,在此节气时要注意播种。

8.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芒种的时候天气已经变得非常炎热,那么八月收获玉米的时候,天气可能会提前变冷。意味着玉米要提前收获,农民需要提前准备好,以免耽误收成。

9.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这是在广西地区流传的一句农谚,其字面意思也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说的是在芒种节气这天,最好不要是雷雨天气;而在夏至节气的时候最好不要刮北风,不然后面的天气就不好,会影响到当年作物的收成。因为在芒种节气的时候,雨季也即将来临了,如果芒种打雷又下雨了,那表示后面雨水多,或者是出现旱情,这样就会影响到夏茬作物的播种,耽误了农时自然收成会受到影响。

10.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这是农夫的家乡湖南这边流传的农谚,其意思是说在芒种节气的时候如果降雨了,那到了端午节气的时候就会降大雨,江河里面都会涨水。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3

1、安苗

安苗是农业上的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3、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加工的过程就称之为煮梅。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4

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

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

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

五是上、中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

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

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 5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指的是在芒种这一时节,去年产下的螳螂卵在此时已经生长出来蠢蠢欲动;树上的鸟开始在枝头鸣叫;与之相反的是经常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反倒在此时停止了鸣叫。

芒种的节气特点是气温明显升高,日照强且时间长,降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在宁宁之前的【节气】文章中有提到过《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这里对芒种的说法是:“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农历五月份的节气,有芒的谷物可以播种了。

这里要特殊说明一点,2020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农历闰四月,也就是过完一个农历四月还要再来一遍,所以今年的芒种赶在了农历四月十四,而不是这里提到的“五月节”了。

芒种过后我国南方的大量降水主要来自于东南季风,季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典型的“雨热同期”气候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芒种过后将逐步进入“梅雨季”。

TAG标签: 芒种 含义

芒种节气有趣的风俗大全模板_精选范文网

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芒种的时候人们会有许多的习俗,还有饮食习俗,那么芒种节气含义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芒种节气含义及风俗最新,欢迎大家来阅读。芒种的含义芒种,字面意思是“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