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小满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二十四节气小满的民俗(一览)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不需要缠绕万贯的财富,愿人人温饱不需要青春常驻的魅力,望人人康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民俗,供大家参考。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1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所以小满也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其实古人在设定节气之后,便在逐步归纳各个节气的物候特征。小满的物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四五月份偶尔也会气温骤降、天气寒凉的时段。所以有人调侃道: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好不容易立了夏,一不留神又入冬了!

“(农历)四月以清和天气为正,(但)必作寒数日,谓之麦秀寒。即月令麦秋至之候”。所以才有“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可送”的民谚。

此时,麦田由青到黄,“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对于麦子而言,渐渐入秋了。小满一片黄,芒种场里忙。“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2

1、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车神”是一条白龙,于是小满时节,农家在水车基座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拜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2、祈蚕节

祈蚕节是江浙一带特有的活动。这里普遍养蚕,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所以古代把蚕视作“天物”。而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3、食苦菜

小满前后是吃苦苦菜的时节。苦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此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因此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医学上也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4、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医认为,枸杞苗全株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适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口干、手足心热以及肝肾亏虚、两目干涩、虚火牙痛等病症。

5、枇杷

“小满枇杷半坡黄”。时鲜水果里,大概只有枇杷的上市是“正当时”。枇杷这种水果,时令性强,并且上市时间短,因此想吃必须要抓住时间。许多止咳糖浆中含有枇杷成分,这是因为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6、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还要携带黄杏等礼品。

7、捕鱼采香蕉

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高雄县的旗山、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台湾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和更多的人一起变健康,让世间多一点爱。

你的“ 在看 ”和“ 点赞 ”,就是我更新的动力,互动转发,温暖你我!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3

1、切记夏不坐木

小满之后,尽量少坐户外木椅。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会因露打雨淋含较多水分,虽然表面干燥,但经太阳一晒,便会散发潮气。长久坐在上面,容易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如果想晒晒太阳或稍作休息,坐时别忘加层垫子。

2、不要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3、慎洗冷水澡

小满之后,也是因为天气渐热的原因,许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对此,专家特别提醒说,冷水澡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如体质弱者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4、穿衣有讲究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的越露就会越凉快,因为只有当外界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暴露才会有凉快感。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5、不宜赤膊贪凉

闷热的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6、多吃素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饮食调养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肥腻油煎等容易生湿助湿的食物。

7、多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8、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

阴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发作。尽管阴雨天是容易患上皮肤病的天气,但如果做好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将患病几率降低的。

例如,在阴雨天时如果皮肤沾到了雨水,不论雨水是否干净,都要及时将雨水擦拭掉,有条件时要尽快用干净的清水冲洗皮肤。阴雨天最好不要光脚穿鞋子,也最好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尤其是脚部有皮肤病的人,要远离雨水的侵袭,晚上回家要用温热的水洗脚。

9、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因此,诸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此类的美味,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皮肤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10、多吃利尿的食物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有保健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起到美容的效用。

11、多做运动要早起

此节气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也是很有心要的。我们应当顺应阳消阴长的则律,锻炼者应当早起晚睡,早晨锻炼最好在清晨。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应当以刚出汗为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在间歇时,可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果汁、金银花水等)。锻炼后,应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5~6分钟自我按摩,并躺下歇息片刻,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12、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13、给自己制造一个出汗的机会

我们白天几乎都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待着,身体出的汗肯定不会太多,而出汗又是最好的排毒方式,而且还能加强新陈代谢。因此,现代人,尤其是办公室白领最需要的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出汗的机会。夏天睡觉时,能不开空调就尽量不开空调,甚至连电风扇都不开。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4

旧俗避讳小满日是甲子日或庚辰日

在故时的皇历上面有那样的记述:“小满甲子年庚辰日,定时执行昆虫损禾苗。”不难看出故时民俗避讳小满日是甲子日或庚辰日。

大家觉得,假如小满碰到甲子年或庚辰,到丰收季节便会闹蝗灾,把农家艰辛一年的辛勤劳动全吞掉。

小满避讳没雨

也是有的地区避讳小满这一天没雨,如同俗语说的“小满不满意,麦有一险”,“小满不满意,芒种无论”。这儿的不满意,就是指水沟塘堰水流量不足。

小满避讳老年人“坐木坐硬”

俗话说得好:“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此节令中,平均气温高、环境湿度大。木材,尤其是久置室外里的木材,如椅凳等。露打淋雨,水分含量较多,表层看起来是干的,但是经太阳光一晒,溫度上升,便会向外释放湿气,假如在上面坐久了,让人非常容易得了消化不好、皮肤疾病、痣疮、风湿病和风湿病等病症。因此 在小满节气时要留意不可以长期坐着室外置放的木材上。

第二个便是不必坐“硬”,老人假如长期性坐硬凳子,非常容易患坐骨结节性滑囊炎,臀部一触碰凳子便会痛疼,且无法痊愈。因此 ,老人应当必备个薄软垫,防止生病。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 5

1、少熬夜

由于小满节气后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如果长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机体和新陈代谢系统的紊乱,导致内热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所以,在炎炎夏日预防内热的有效方式,就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穿衣讲究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的越露就会越凉快,因为只有当外界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暴露才会有凉快感。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3、避免受寒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所以要避免贪图凉快而着凉受风,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郁而化热,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驻留关节,容易引发各类风湿性疾病等。虽然现在一般不会在石头或冷地上睡觉了,但空调、凉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带来的寒湿未必就小。若不慎受湿寒,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

4、慎洗冷水澡

小满之后,也是因为天气渐热的原因,许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对此,专家特别提醒说,冷水澡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如体质弱者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5、少吃冷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6、不要乱发脾气

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虚亢,人也会觉得疲累,这叫“壮火食气”,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首先,就是不要乱发脾气,火上浇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提到“使志无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样舒畅。

小满养生的注意事项还没有介绍完,请您接着往下看。

7、预防皮肤病

由于夏季天气湿热,易滋生蚊虫,引起皮肤瘙痒或感染等症状,所以,预防很重要。这就要求注意居家和个人的卫生。勤换洗曝晒被褥和贴身衣物,铲除病菌在湿热天气里滋生蔓延的“温床”。

8、注意饮食卫生

进入小满时节,由于天气变热,食物很容易变质腐败。“病从口入”,所以,要尤其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食物,对于消暑降温的饮品,也要适可而止,从而有效预防腹痛、腹泻等疾病。

9、适宜户外运动

小满节后早、晚天气较凉快,更适合户外运动,而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最为适宜。另外下棋、书法、钓鱼等,也是值得推荐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而在小满开始后的夏季,运动不宜剧烈,以防止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10、多吃素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饮食调养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肥腻油煎等容易生湿助湿的食物。

11、少食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容易引起风疹、湿疹、湿性皮肤病等疾病,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海鱼、虾、蟹、牛、羊、狗、鹅肉食物,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

12、多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TAG标签: 小满 风俗

小满节气的民俗一览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不需要缠绕万贯的财富,愿人人温饱不需要青春常驻的魅力,望人人康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民俗,供大家参考。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习俗1、祭车神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