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相关文章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1
雨水节气特点有哪些
雨水节气由来
雨水节气谚语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2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里第二个节气,因为在这时期是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的时候,所以为了反映降水情况就将这个节气称为“雨水”。
在雨水节气,天气转暖,下雪的次数变少了,下雨的次数变多了,植物会趁着这一场场雨吸收水分,开始发芽生长。农作物也不例外,麦苗、油菜等都开始拔高,这时期要是水分适量,农作物的生长势头会特别好,这一年的丰收就有了一个好开始。
这时候也是嫁接果树、植树造林的时候,因为万物刚刚开始萌动,降水量也多,但是春雨虽然下的次数多,但都是“绵绵春雨”,不会像夏天的暴雨一样量大又急,很适合浇灌刚刚嫁接和新种的树木。
民间谚语里就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这就足见雨水的时候,雨水有多么珍贵了。
这时候桃花、樱花都会相继盛开,形成繁花满街市的的情景,是让大家游春赏景的好时节。
在雨水这一天,民间流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给母亲带一段红绸和一罐炖肉的习俗。这个节日习俗的由来重点不是送什么礼物给家里,而是为了提醒子女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雨水节气的特点
quot;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这时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此时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便先人们以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而此时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时段。
西南、江南春雨萌发
西南、江南地区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
华南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雨水节气的特征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江南的春雨朦胧是格外的迷人。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3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4
吃春笋
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自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
对于老人及小孩,切莫过饱或过饥,要少食多餐,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在饮食调养方面,应以调养脾胃功能为主,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芋头等。
吃菠菜
菠菜也是非常适合在雨水节气食用的一种蔬菜佳品,不仅营养极其丰富,而且味道非常好,菠菜可以烹调出不错的美味菜肴。菠菜正是当下春天的应季蔬菜,多吃菠菜,可以养肝明目。菠菜堪称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宝库,因此,常吃菠菜,不但能充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能有效地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预防春天常见的感冒等疾病。
吃韭菜
韭菜能补虚益阳,调和脏腑,止泻血脓。韭菜的助阳固精作用突出,是娇嫩鲜美的“起阳草”。韭菜叶热根温,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春季气候忽冷忽暖,需要保养阳气,常吃韭菜则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最宜人体阳气。韭菜中的植物性芳香挥发油、硫化物、纤维素等成分,具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并能降低血脂,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好处。韭菜四季常青,尤以春季最为脆嫩鲜美。韭菜有多种吃法,可作主料单炒,也可焯水后凉拌,作配料可以与鸡蛋、肉丝同炒,清香宜人
茴香
茴香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功效。其嫩叶可做春季蔬菜食用,果实可作香料。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饮服,可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等病。
lt;<<返回目录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 5
1、球序卷耳
球序卷耳。石竹科卷耳属二年生或有时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指甲菜、粘毛卷耳。全草药用,治乳痈、小儿风究、咳嗽,并有降压作用。尤适牲畜早春补料,为牛羊喜食,猪最喜食
2、檫树
檫木。拉丁学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树(浙江、江西),南树、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梨火哄(福建),黄楸树(湖北),刷木(广东封川),花楸树(云南镇雄、四川),鹅脚板(云南威信),半风樟(广西)。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喜温暖湿润气候。根或茎、叶可入药,也用于造船、水车及上等家具。树形挺拔,红叶迎秋,又是良好的风景树种。浙江、皖南很多,多分布于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中部至下部及坡麓。
3、贴梗海棠
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又名皱皮木瓜,贴梗木瓜、铁脚梨、皱皮木瓜、汤木瓜、贴梗海棠、宣木瓜等。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要说是宣木瓜那宣城特产啊,不能确定,继续观察吧。
4、结香
结香。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是瑞香科结香属灌木。又名打结花、打结树、黄瑞香,家香、喜花、梦冬花。叶在花前凋落。茎皮纤维可做高级纸及人造棉原料,全株入药能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可治跌打损伤,风湿痛;也可作兽药,治牛跌打。亦可栽培供观赏。
5、梅花(朱砂梅)
蔷薇科杏属小乔木,朱砂梅为真梅系直脚梅类,枝条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花萼绛紫色;单瓣、重瓣或半重瓣;花瓣深红色;新生小枝木质部深红色。代表品种:白须朱砂、红须朱砂、单瓣朱砂、朱砂台阁,骨里红,乌羽玉,早种朱砂,江南朱砂,徽州骨红,淡晕朱砂等。
梅花。蔷薇科杏属小乔木,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宫粉梅,属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类宫粉型,其花复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浅的红色。
7、绿萼梅
绿萼梅。(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绿萼梅花色洁白,香味极浓,有“花中君子”的美称。花碟形,单瓣至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已有13品种,如绿萼、单瓣绿萼、李花绿萼等。
8、樱桃
樱桃。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别称莺桃,荆桃,楔桃,英桃,牛桃,樱珠,含桃,玛瑙。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院子里好多棵!这两天开得正艳!除了梅花,樱桃竟是最早的花!
9、垂筒花
垂筒花。石蒜科垂筒花属多年生常绿球根植物,别名曲管花。株高约20~30cm,地下鳞茎球形。叶线形,绿色。花自地下鳞茎抽生而出,细长,花呈长筒状,略低垂,每个花枝着花8朵左右,有黄、橙红、白、粉红等色。花期冬春,果期春季。
10、深山含笑
深山含笑。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学名Michelia maudiae Dunn,又名光叶白兰、莫夫人玉兰。中国特有物种。生长快、材质好、适应强,冬季不凋,早春白花满树,花大,有清香,种子红色,斜卵圆形。蜀峰湾很多,这两日开得正好!小区里也有,高大,满树花蕾。
雨水的由来及节气的特点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