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相关文章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雨水节气。那么雨水时节的饮食疗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1
雨水节气时间是公历年2月19日0点42分50秒,农历壬寅年一月十九号,星期六。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2
胡萝卜南瓜粥
用料:大米300克,糯米300克,胡萝卜南瓜少许;
做法:糯米300洗净浸泡2个小时;锅烧热水,倒入米熬粥40分钟;放入去皮切块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萝卜,熬煮30分钟至软烂即可。
功效:能补水润燥,让皮肤柔润、有弹性。
禁忌:比较温和,没什么禁忌
桂圆阿胶红枣粥
用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人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人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人梗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人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强身、活血养血、润肤美颜。
禁忌:大枣能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热脱腹胀满者忌食。
凉伴双耳
用料:水发银耳、黑木耳各100克,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水发银耳、黑木耳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沸水悼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分钟,控干水后装盘。依个人口味将上述调味品放人碗中用冷开水调匀,浇在“双耳”上拌匀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养肝益肾。
禁忌:鲜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妇不宜多吃。银耳为凉性,故风寒咳嗽和湿热生痰咳嗽患者忌食。
香芹牛肉
用料:牛肉250克,香芹250克,食用油50克,淀粉10克,精盐2克,酱油、胡椒粉、味精各少许。
做法:牛肉剁成大块,用清水泡2小时,烧开除去血后,捞起晾凉切成条;湿淀粉加酱油搅匀后与牛肉条调匀。锅内油烧至七八成热时,放人牛肉、香芹及其他调料,炒至牛肉熟时即成。
功效:补脾胃,降血压。
lt;<<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3
雨水节气,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乍暖还寒,正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的时候,这是古人根据气候特点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也容易传播,需要注意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儿童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这些情况均需防范。这一时节,人们容易“春困”,需注意劳逸结合;在运动方面,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的锻炼方式。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同时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尽量少食辛辣,多吃新鲜蔬菜,少酸多甜。雨水节气还要谨防受凉,少食生冷之物。此时气候仍然较为阴冷,可以适当进补胡萝卜、春笋、山药、小米、大枣、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美食。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4
首先,雨水节气的时候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添加一些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者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就会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非常容易伤骨关节致病。
其次就是,雨水仍然是早春的节气,尤其是北方,仍然会比较寒冷的,因此,不适合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一些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一些比较轻松的运动。
最后,雨水节气的时候,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比较冷,风邪逐渐增加,经常就会出现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
可多吃一些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以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在这个季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适合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
郁热令人“贪凉”,食物太亮的话,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的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比较合适。
年老体弱者 不适合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的说法,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在雨水时节的时候,年老体弱者如果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上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还是会存在的,洗头以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就会导致头痛。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 5
一、多吃甜,少吃酸
酸入肝,如果在春日的雨水继续大吃特吃酸味食品,则会补肝克脾,脾功能下降就会影响人体吸收营养。所以此时应该吃一些滋补的粥品,如莲子粥、红枣粥、银耳粥、蜂蜜等等。
二、饮食清淡不油腻
春季阳气升发,应少食油腻,最好不要吃狗肉、羊肉等冬令进补肉类,因为这些食品会让你的肝火更旺,反而伤脾。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春天也不宜猛补,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时令蔬菜,像香椿、百合、豌豆苗、春笋、山药、藕片、萝卜等等。
春季多风干燥,人体还需要及时地补充水份,所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很有必要,如梨、甘蔗等等。
三、防风祛湿降肝火
雨水虽然雨量不大,但湿气地升,这时候也要做好祛湿工作,为您推荐食谱如下:
茯苓包子:
做法:
1、茯苓块放入锅内,每次加水约250克,加热煮1小时(以沸计时),药汁滤净备用;
2、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发面300克,温热茯苓水500克,使成发酵面团;
3、将猪肉剁蓉,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
4、再加生姜、胡椒、香油、料酒、食盐、酱油、大葱、骨头汤搅成馅;
5、把饧好的面团揉匀,搓成大小适中的面剂子,分别用手掌压成圆皮;
6、包上馅心,收口处捏成细皱折,放入蒸锅的笼屉里;
7、用旺火沸水蒸约15分钟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除湿化痰
防风粥: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可祛四肢之风。
菊槐绿茶饮:取菊花、槐花、绿茶三味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5分钟饮用。代茶饮服,每日数次。可 疏风清热、凉肝利胆。
雨水节气饮食注意事项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