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 > 中秋节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中秋一般指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秋的由来和传说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1

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青年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连续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据说王母为奖励后羿射日,赐给他一粒不死药。并告诉他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此药交给嫦娥珍藏。心怀鬼胎的蓬蒙乘后羿出猎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随即身子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来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二、玉兔捣药: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在服下不死药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恰好抱起了一直自己喂养的白兔。白兔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三、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 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 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2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唐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国泰民安,人们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和金钱来举办各种活动。而中秋节正好是秋高气爽,农活空闲的时候,所以在唐朝这个节日也就变得相当重要,帝皇群臣也希望这个以这个节日来表示他们的功绩。又有唐朝诗人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曾写:“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在时间上取中,符合咱们的中庸之道;天气上冷热相宜,月相又圆,所以八月十五赏月便成为一种风俗。

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后来明清时期也继承了这个节日的风俗,而且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并有猜灯谜,看花灯等活动。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3

1、如果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朋友,那么,建议你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

2、你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不看月亮为宜。

3、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4、不论什么原因,刚刚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赏月。

5、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4

早在远古之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庄稼枯死民,百姓生活艰难,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同情在民间受苦的百姓,于是拉开自己的神功,将九个太阳一气射下。并且警告最后一个太阳要按天地规则,为人民百姓谋福。后羿的妻子名为嫦娥。嫦娥与后羿如初,但不少有志之人前来拜后羿为师,蓬蒙也在其中。后羿前往昆仑山之时,向王母求得不死药,传说服用此药能够立刻升天成仙。但该药只有一包,遂后羿交给嫦娥保管,决心与嫦娥共度一生。但蓬蒙想要吃呀,在后羿外出狩猎之时,逼迫嫦娥,嫦娥手足无措,吃下此药,飞上天去。而后羿思念妻子,遥望月宫。百姓也纷纷向嫦娥祈求,可以平安喜乐。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 5

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吃鸭子

云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中秋佳节是与家人团员的好节日,在月下与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便是最幸福的事了。

TAG标签: seo_keywords

中秋节传说故事和故事简介精选合集_精选范文网

中秋一般指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秋的由来和传说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