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作品 > 生活课堂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2020年的清明从4月4日至4月6日共放假三天。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年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_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希望你喜欢。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1

清明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5日最常见。 清明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有这样的规律:凡是公历为平年(2月份28天),它在4月5日;凡遇上公历闰年(2月份29天),则清明节一定是在4月4日。2020年的2月是有29日的。

其实节气倒是地地道道的“阳历”,因为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实际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视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交节气时刻,所在这一天就是清明节。从上年“清明”到今岁“清明”,两者之间的长度也相当于一回归年,为365天5小时49分左右(年际间稍有几分钟的差异),因此不存在清明的“提前”问题。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2

清明节拜祭时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_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_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4

鞋与邪同音,所以在清明节这种阴气重的祭祀节日期间,是不宜买鞋的,若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如果有些朋友不慎在清明期间买鞋了,需用红纸把鞋子包好,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 5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吸收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10]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祀。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北方中原一带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11]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禁火、冷食、蹴鞠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TAG标签: seo_keywords

清明节的由来大全合集_精选范文网

2020年的清明从4月4日至4月6日共放假三天。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年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_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希望你喜欢。 2020年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答:2020年清明节是2020年4月4日,星期六,农历三月十二 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 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