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成语故事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读成语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1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2

  据说古代有个叫张三的人,他干了一辈子终于攒够了300两银子,要知道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笔巨款了,他自然想找个地方存起来,可是那时候没有银行,他又不敢堂而皇之的藏在家里。于是想了个办法,将这一笔巨款埋在了屋后地下。

  藏完之后他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安,一直担心如果有人会挖走,最后又想了一个办法,用一个牌子在上面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然后将这块牌子插在了埋银子的地方,变相地做了一个保护措施。最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这在古代也是一个民间笑话,其中不乏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想必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所谓关心则乱就是这个道理。也因此给予人们一些警醒作用,用这句话来形容自作聪明,并且用其他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其实多此一举反而暴露了真实想法。

  其实光是上句话并不足以真正让人们记住上千年,下一句其实才是精髓。张三有一个邻居,名叫王二。这一天他溜达着就看见了这块醒目的牌子,最后挖开之后将这300两银子给盗了。偷了银子之后的王二心中也揣揣不安起来,担心张三怀疑他,于是想起了那块牌子灵机一动,立马回去也在一块牌子下面写了这么一句话:“隔壁王二不曾偷”插在了上面。

  两句话堪称相辅相成,都是相同的意思,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数千年来大多数人都记住了上一句话,却忽略了下一句,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下句话,单独上一句话出现会少了一些韵味。下一句话直接将整个故事的思想境界拔高了,有一种精髓之感。这种虚实之感才是故事想要传达出来的真正含义,没有绝对的聪明人,聪明人反而可能做一些傻事。其实人们变傻离不开那300两银子,因此罪魁祸首其实是银子惹的祸,一旦涉及到金钱不论多么聪明的人都会变得愚蠢起来。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3

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好侠、忧国忧民的志士。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他决心要收复失地,重振国威。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的时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壮士,日夜操练,准备北上抗敌。他给晋元帝上了一份奏折,文中说:晋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争权。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躏之中,都有奋击之志、报国之心,陛下倘能够发威命将,任我做统主,则四方豪杰都会响应而来,由此敌兵去除,国耻可雪矣。

晋元帝见奏,十分高兴,立即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拨给他大量给养,让他在当地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实现北征。战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切准备停当后,祖逖带领部下千余人渡江北上。他们的战船驶离南岸,来到波涛滚滚的大江中流,上下将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腾。祖逖神情庄重地站立船头,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铮铮誓言极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们紧握刀枪,纷纷表示要同仇敌汽,杀敌报国。

祖逖率军渡江之后,厉兵秣马。东晋道民闻讯,接踵而至,很快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爱护士卒,体贴部下。士卒们都愿为他出生入死、舍命战斗。因此所向披靡,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不少城池。他治军有方,赏罚严明;对战死者,收尸埋骨,亲自祭奠;对投降的敌军将士宽厚相待,反戈有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他的这些做法得到军民的广泛拥护,每当他们凯旋归来,百姓们总是自发地送来猪羊、美酒,搞赏三军。江北一带有人编出民谣颂扬他的功德: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祖逖战功卓著,被晋元帝封为镇西将军。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4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 5

适合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参考推荐_精选范文网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读成语故事,方便大家学习。读成语故事1青梅竹马李白是唐朝最有名的大诗人,他有一首诗,是描述男女孩子彼此玩得很投机的情形;其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两句诗中得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感情很好,很少发生过打架、吵架的事情。小朋友,当我们在引用这句成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描述的对象是谁,如果是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或者是已经成年的知己朋友,就不太适合了。那么,“青梅竹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