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其他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1

宋朝的时候,有个品德十分高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他从小心怀大志,希望将来能做治国安民的宰相,为国家出力;或者做一个医生,为百姓治病救命。他对人说:“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国家的事,我就愿意做。”后来,范仲淹做了官,还真当了一段时间的宰相。他为官清正廉洁,很受好评。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小官,见海水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修海堤,还亲自参加运土、夯土。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主意。海堤修成了,当地人们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几年以后,范仲淹进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对的事就批评,还主持改革,结果得罪了人,好几次被贬职排挤出京。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做出了成绩。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财产办了许多义庄、义田、义宅,救济穷人,还办了一些不收钱的学校,让没钱的穷人子弟上学,可他自己的孩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他写了一篇叫《岳阳楼记》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说,一个爱国爱民的人,要甘心情愿比别人先吃苦,比别人后享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2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3

明朝时候,有个着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4

鸦片战争那会儿,英国商人把鸦片卖到中国,不仅赚取了大船大船的白银,还使很多中国人染上毒瘾。

因为吸鸦片烟,中国人体质日渐衰弱,被洋人称为“东亚病夫”。

当时有个大臣名叫林则徐,他主张禁止鸦片买卖,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他到广州去禁烟。

刚到广州,英国的大使便发来请柬,请林则徐到醉仙楼吃饭。

醉仙楼是广州当时最有名的酒楼,既有做中餐的名厨,又有煮西餐的大师。

话说林则徐刚刚坐下,英国大使就说:“林大人,难得你远道而来,我们一定要好好招待——我们英国有一道甜点,味道甜美可口,象征甜蜜快乐的生活——请大人品尝。”

大使一挥手,英国厨师端上来一盘冰淇淋,他在英国大使面前放一套刀叉,在林则徐面前放一双竹筷子。

林则徐从没吃过冰淇淋,见它在冒烟,以为这东西肯定很烫,于是他把嘴巴凑近冰淇淋,使劲吹使劲吹,等冰淇淋不冒烟,就融化了。他用竹筷子挑了一点放进嘴里尝,发现它跟冰雪一样凉。

在场的洋人齐声大笑,嘲笑他说:“林大人,你不免太谨慎了。”

吃过冰淇淋,林则徐说:“我们中国人重视礼仪,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要请你们吃一道甜点。”

林则徐把中餐厨师叫过来,吩咐他做一道福建甜点“芋泥”。

过了一会儿,中餐名厨端上来一盘“芋泥”,那“芋泥”看上去跟雪糕倒有几分相似,闻起来香喷喷的,只是不冒烟。

英国人一见芋泥,食欲大开,马上大口吃起来,没想到,那“芋泥”外冷内热,里面原来是滚烫的,洋大使被芋泥烫伤了舌头,呲牙裂嘴,忙不迭把芋泥吐了出来。

林则徐微笑说:“大使大人,你不免太心急了。”

吃过甜点,便要上正菜,林则徐让厨师做了一盆发菜,他向洋人介绍说:“这道菜是有名的海味,它的名字叫发菜,谐音‘发财’,意头很好,是广东人爱吃的名菜。”

发菜细细的,软软的,用筷子夹十分方便。

林则徐一夹一小把,吃起来津津有味。

洋人用刀子和叉子,无论怎么切、怎么叉,都不能把发菜弄到碗里,洋人手忙脚乱,忙得满头大汗,连一丁点发菜也吃不着。

“一道好菜讲究色、香、味三美,这发菜黑不溜秋,卖相不佳,即使味道鲜美,也说不上名菜。”英国大使说着,把洋厨师叫上来,吩咐他做一道大青鱼头。

不一会儿,大青鱼头烧好了,每人面前都摆上来一份,每一份都是一个圆骨碌的大鱼头,洋人用刀子切开鱼头,用叉子一块接一块吃,吃得得意洋洋。他们一边吃,一边想看林则徐出丑。

圆骨碌的大鱼头,用两根竹筷子,怎么吃呢?

林则徐拿起竹筷子,想了想,先挑鱼眼睛吃了,然后拿筷子从鱼眼眶戳进去,就这样他夹起了整个鱼头,夹得比洋人用刀叉还要稳当。

林则徐用竹筷子夹着青鱼头,慢慢地吃,稳稳当当地吃,他吃得很有风度。洋人讪讪地笑了。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 5

李嘉诚白幼丧父。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始终相信“善恶必有报应。”

有一次,小嘉诚犯了个小错,不想让母亲知道,担心会遭责骂,于是在母亲面前撒了谎。因为心里有愧,小嘉诚显得神色惊慌,一下子就被母亲看了出来,立即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犯的错误讲了出来。一向和颜悦色的母亲突然便得非常严厉,小嘉诚吓得哭泣起来。母亲气愤地对他说:“你犯了错,只要如实说出来,我都可以原谅你。可你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撒谎,这还了得,将来长大了,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样的坏事呢?这一点我是绝不能原谅你的。”母亲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将小嘉诚拉到身旁,在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几巴掌。小嘉诚哭得更大声了。母亲的眼神中含着不忍,却还是严厉地问道:“你以后还敢不敢撒谎骗人了?如果再犯,就打得更重。”小嘉诚连连点头,抽泣着回答说:“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这是幼小的小嘉诚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挨打的经历。慈爱和蔼的母亲因为自己撒谎而大为生气,这一幕使得李嘉诚一生深记诚实,并以诚实作为自己的立世之根本。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他利用从意大利偷师学来的生产技术,提高了塑胶花的品质,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叫来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李嘉诚依言泡好了茶。母亲吩咐他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丌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吗?”未等他回答,母亲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捅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功夫茶。

母亲呷了一口茶,义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慢慢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吗?”母亲笑了笑,说:“是的。所以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是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元收,怎么能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她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不久,他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古代名人故事七年级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