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小编整理了2020感动中国的观后感范文600字_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1
自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感动人物”的大型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以“感动中国、感动公众”为主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杰出事迹作为评判标准,专门评选为推进社会进步、推进时展、做出杰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并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科学人物;在各行各业身处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爱岗敬业人物;用一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奋斗从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个人的不朽经历和不凡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时代价值的人物;个人在生活、家庭、集体和社会中表现优秀、行为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人物。该节目自2002年启动后,年年举办至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反响十分强烈。
一、“感动中国”栏目的社会价值
“感动中国”栏目的播出,不仅起到了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其对于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具有深远意义。在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说,“感动中国”是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尚、不朽的思想、普世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精华的所在,是中华民族忠孝的代表。在这些优秀事迹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那些身形瘦小却撑起一片蓝天的人,那些家贫如洗却还是一心助人的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常让我们热泪盈眶。他们的大爱、无私、真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引领时代的灵魂。
有人说:“感动中国”是播种机,一颗一颗的播种着道德的种子,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汇聚着道德的力量,共同构筑伟大的大国之魂!
二、对“感动中国”栏目的理性反思
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该栏目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感动中国”栏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感动中国人物仅表现为中小学生作文中的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是一个偶像,一个远不可及的作文素材,很难成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其次,“感动中国”栏目的影响触发了作秀的盛行,自2002年播出以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学习感动人物事迹的风潮,各大媒体开始不断的报道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拾金不昧等新闻,旨在弘扬社会道德风尚的同时增加收视率,于是各地好人好事在屏幕上不断上演。第三,“感动中国”仅仅局限于内心的感动,然而,关掉电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身边的小事,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时,我们会忘了当时的感动,或者说是不敢记起那份感动,听多了那些碰瓷、讹人的事例,让我们无以乐观。
三、对“感动中国”栏目的价值观评价
首先,“感动中国”栏目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内心深处的真知应该被唤起,并能以这份真知为指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孟祥斌纵身一跃的豪壮,让他永远定格在了那寒冷刺骨的冬季,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救了另一个同样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我们只能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他永远的沉睡在了冰冷的河水里,却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60年前,有一对夫妇,赤手搭建起了第一张手术台后便再没有离开,始终坚守在手术台上为民众治病,手中持刀,取走病痛,无私奉献,他们就是胡忠、谢晓君夫妇,信守誓言,永不放弃,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境界!“感动中国”栏目评选出我国优良品质的体现,为社会树立了标杆,为整顿社会风气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感动中国”栏目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启示,它对于一些人一些事进行了标榜,这些人和事的确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种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的人和事也很多,可是有的被发现了,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有很多人做着更为感动的事迹却没有被发现,他们仍然过着不好的、不为人知的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心酸日子。
当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荧幕上的感动人物的光鲜形象却始终没有自己的身影时该做何感想,可是明明自己付出的比他们还多,这种情况下那些在默默做着“感动中国”事迹的人们是否会继续做着感动中国这些事呢?“感动中国”所传递的精神品质应该成为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而是自己思想上的觉悟和行动上的证明。
第三,“感动中国”中的优秀事迹体现了民族精神,是弘扬我国优良品质的典范,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其消极影响也要给予重视。道德性的东西不应被赋予过多的荣誉色彩,民族精神应该被传承和宣扬,可如果太过,它的意义就不再单纯,太多的荣誉刺激会让人误以为道德=荣誉,在这样一种错误意识的指导下道德社会最终也将变成荣誉社会,一旦失去了这种荣誉道德是否也将荡然无存呢?也就是说每当道德的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予以荣誉的刺激,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里就会把荣誉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有了道德就一定会得到荣誉,但是当有一天社会不再赋予有道德人以荣誉,那么这种道德行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感动中国”栏目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就更为重要,在看到积极影响时也不可忽视消极影响,只有趋利避害才能让社会和谐向上发展。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理应如此:大众应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更客观,认真理解感动中国的精神内涵,切莫忽视以人为代表背后的精神实质;媒体应认清自己的作用,端正做报道的态度,扭正报道的方向,不报道作秀、虚假的感动,对于感动人物的宣传不神圣化、主观化;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感动中国”栏目所传达精神内涵的教育和传播,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将感动背后的的精神和品质正确的传承和发扬。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2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基层党员】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大学生】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1000字】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1200字】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通用版】
基层党员感动中国黄文秀事迹心得体会1200字范文【1】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性格开朗活泼。同学们对她的印象是:爱美,喜欢穿裙子,会弹古筝,写得一手好字,有一点时间就专心致志地学画画。她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
2016年毕业季。位于人生十字路口,不少同学都在为找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操心。黄文秀也有许多选择,但她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毅然回到革命老区百色,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市委宣传部工作。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自然条件较差,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响应组织的号召,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科科长何小燕回忆:“单位就驻村工作征求她意见时,她毫不犹豫答应了。她父亲患癌症病重的事一句也没提,当时我们都不知道。”
有同学问过她,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黄文秀为什么坚持要做那个“要回来的人”?百坭村贫困户黄仕京与黄文秀有一段对话。
黄仕京问:“大家都说你是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你为什么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
黄仕京的一儿一女都在读大学,生活困难,黄文秀帮他的孩子申请了助学的雨露计划。黄仕京要求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积极争取入党,在广西医科大上学的女儿已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了解黄文秀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寒,黄文秀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上大学后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以自己品学兼优的表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
黄文秀的父亲理解女儿,也支持女儿的选择:“你入了党,就要为党工作,回到家乡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投身扶贫事业后的黄文秀将自己的爱美之心悄悄地“藏”了起来。她北师大的师妹、南宁市第十八中学教师蒋金霖说,在北京读书时,文秀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当了驻村第一书记,她就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运动装在山野村屯间奔忙,身上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
这个爱笑的姑娘甚至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领导、同事多次关心她,热心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她的回答是:“等百坭村的父老乡亲都脱贫了,我一定轰轰烈烈爱一回,让乡亲们做证婚人。”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3
革命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他放弃安逸生活,主动来到最艰苦的地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这位曾经的战场上“排头兵”,在平凡岗位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张富清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乐观、朴实、真诚,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他深藏功与名,他淡薄名利,严于利己,约束家人,为群众事业无私奉献,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之际,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以张富清同志为标杆,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宝贵精神,不忘来时路,做好先行者,甘于奉献,坚守底线,淡泊功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与热,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组工干部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服务人才的人才,发展党员的党员”,在新时代下,必须初心不改,把使命扛在肩,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勇挑历史重担、砥砺前行,更要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干事创业,用奋斗书写组工人的家国情怀。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4
有位朋友曾言,说某一人在言及青春岁月,自称“能够感动中国,感动世界”,而且,若是以他为原型创作小说,朋友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朋友无奈,只能拂袖而走,悄然离去。所以每每聊天至此,总见他不乏感慨,语言所及,自己都未感动,还去异想天开,大言不惭,只会羞煞万千先人,惹人耻笑。
这时的我,渐渐对“感动”产生兴趣,渐而思之而想,任“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并因受影响而引起的连锁反应”,将感动的波涛汹涌澎湃,泛起阵阵涟漪,水波而兴,弥漫朦胧梦幻,升腾炊烟一缕。
横江古镇,一个位于川滇结合部宜宾县境南端,距云南省水富县城4公里,与水富楼坝镇隔河相望的僻远古地,让米青青老师脚步,突然之间于某一倏忽,相而遇之,仿佛前世逢今生,瞬间觅知音,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眼见又曾见之西南丝绸要塞之路;秦五尺道、汉道、隋唐石门道经过之地;川、滇驮运线上抗日重要物资转运僻地;国民政府交通部驮运管理辖区,一个路险,史久,景幽,韵长……隔世之穿梭,恍惚之初遇,于游逛之景寓于画,画陪衬景,彰显华夏文明传承,文化底蕴,嫁接深厚弥足珍贵。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凝眸的赵前香老师,将时光脚步拽住,拽得泪眼婆娑,虽二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着娃娃,把命运坎坷的锁钥,置她之特殊身体健康,把许许多多磨练,一步一步,走得艰难曲折,辛酸苦涩,绝处逢生……命运造化,弄人而且护佑,如幅幅画儿,从人生旅程,渐渐穿梭过往,人生半百,半百人生,感恩回馈,这,不就是上天之眷顾,恩赐一生一世,铭记于心。
感动泛人心,恢弘漾壮丽。作为国家重点科研成果奖获得者的陈红涛老师,其人其文,有幸读而识之,我们奋发图强的祖国啊!硬是于一穷二白之间,1949年建国,光沟子进林攀,没有一针一缕,于艰难跋涉,于困苦中奋起,战胜困难与封锁,终于独自建立起我们国家完整的空间站,嫦娥奔月,苍穹屹立,中华雄风,必将于不远将来,世界瞩目,中国龙腾飞越!
母爱难忘,深如大海。卢荣林老师感情潮水哟!心心念念地装着母亲音容相貌,出生富家,下嫁平民,生活艰难,度日维艰,于缺衣少粮年代,养育着几个儿女,遍植蔬菜瓜果,寻求讨却生计,积劳成疾,终于在45岁上达天庭……让今天的儿孙后代们,生活于祖国大家庭,幸福地于花园般世界,思念娘亲。
“碧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五月还真是荷叶田田,绿意盎然生机无限时节,李孝平老师的脚步,走入其中,眼眸观瞻,醉得一塌糊涂,“我醉了,醉得天地颠倒,醉得昏天暗地,醉得四海逍遥,醉得无依无靠,醉倒在荷叶里,我能否浮在叶面,将岁月吟唱”,将这种醉,不是积聚的感喟尤深,怎能把历久弥新回味,咀嚼反刍,恍若莅临湖岸畔地,水泻一望无垠。
人生之春,春亦人生。刘继水老师把春一看,觑着春的潮头,吟咏高歌,五阕之雅韵哟,雨后空山,鸟鸣茶香;儿童嬉戏,春景诱人;绿意盎然,霓裳仙境;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风化雨,落地生金……春在心间,春在梦里,春在现实,享受温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好一个春字了得。
感动!还真是感动得眼泪婆娑,满脸都是泪的珠圆玉润。正是的,作为平凡之人,平凡得于茫茫人海,有几人识君,有几人敢与我称兄道弟,毕竟,缘于自我心灵的震撼,必将成为一种期翼,一种新生活观望,一种超越古往今来的魅惑,兀自发散思维,一丁点儿一丁点儿漫溢…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 5
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队员和教练员代表。而在国庆群众游行中,中国女排压轴出场,“祖国万岁”成为以女排为代表的亿万中华儿女最深情的告白。
恰在国庆之前,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卫冕世界杯,第十次荣膺世界“三大赛”冠军,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最恰逢其时的贺礼,也让女排精神再次随共和国的旗帜高高飘扬。
十一连胜庆十一!酣畅淋漓的胜利,让人重温了老女排开创“五连冠”伟业时的风采。
与改革开放同时唱响的女排精神,是国民的集体记忆。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刚向世界敞开大门、奋力追赶的关键时刻,女排“五连冠”像一面旗帜,激发了一代中国人投身改革大潮的豪情壮志。
岁月流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扬我国威和提振信心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但时至今日,女排夺冠依然令举国上下心潮澎湃、激情迸发。不仅仅在于金牌,更重要的在于几十年传承的女排精神。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还在奏响着时代最强音,仍在激励着当代中国人。
始终有一种感动,叫女排精神。
始终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
始终有一种告白,叫祖国万岁!
老女排“五连冠”团体刚当选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新女排就用第十个冠军再铸辉煌,为共和国生日献礼。而率领她们登顶的,正是“五连冠”的功臣之一、当年的“铁榔头”郎平。
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相对匮乏年代的前辈,如今的女排姑娘们,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时尚女青年,也是比你好看、比你有天分还比你努力的“别人家的孩子”。从朱婷的“王之蔑视”到张常宁的“炸裂发球”,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女排姑娘的面孔更加鲜活生动,真实感人。
时代变了,生活变好了,姑娘变美了。但从过去的民族英雄到现在的国民偶像,女排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是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永不言败的顽强斗志、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是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
无论何时何地,人民需要英雄,生活需要榜样。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女排精神,就是日常里的英雄梦,迷惘时的一道光。虽万死仍不辞,濒绝境而重生,这就是精神的伟大之处——在艰难时期唤醒力量,在幸福年代则更需珍惜。
从个人角度,谁都向往诗和远方,但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支撑,恐怕就会被眼前苟且磨灭梦想。从国家层面,作为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象征,女排精神具有凝心聚力的强大感召力,这正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个人如是,民族亦然。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女排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关于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