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科学小故事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疑问几乎无处不在,而这些疑问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珍贵的求知欲,它能引领孩子们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世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科学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1
X射线断层扫描仪
X射线断层扫描仪一般称为“CT”,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简称。
60年代中期,任美国图夫茨大学教授的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各种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透过率不同,并得出了一些计算公式,这为X射线断层扫描仪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英国EMI公司任中央研究实验室医学研究部主任的电器工程师豪斯菲尔德,曾领导过英国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工作。他根据科马克的理论和计算公式,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X射线扫描技术结合起来,于 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
X射线断层扫描仪能够察看人体内部组织,使之一览无遗,体内的肿瘤、大脑和体内器官的微小病变,以及骨骼密度的异常,都可以被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在荧光屏上,还可以拍成照片。
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技术比传统X射线照相更为精确。传统的X射线术,不同组织之间X射线吸收率的差异小平5%就无法分辨,而X射线断层扫描仪由于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扫描,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重叠现象,因此差异小于1%也能检测出来。
由于发明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杰出成就,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一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目前X射线断层扫描仪主要用于癌症、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诊断,神经科的医师们也用其找出导致精神异常的脑部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考古界还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仪对古代木乃伊进行研究。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2
喷气式飞机
螺旋桨飞机是靠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力来使飞机向前飞行的。但是当螺旋桨的转速和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再靠加快螺旋桨转速使飞机飞得更快了。而喷气式飞机所使用的喷气发动机靠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使飞机向前飞行,它可使飞机获得更大的推力,飞得更快。特别是在1万一2万米空气比较稀薄的高空,喷气发动机更有着螺旋桨活塞发动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世界上最早提出喷气推进理论的是法国的马克尼上尉和罗马尼亚的亨利?康达。康达还在1910年前后试制过最早的喷气式飞机,但未能成功。
20年代末,当时任英国空军教官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喷气发动机的设想,并于1930年申请了专利,但当时惠特尔的设想听起来就象把人送上月球一样难以令人置信,飞机制造商们对此不感兴趣。直到1935年事情才有了转机,惠特尔得到一些空军人士的支持和银行家的资助,得以成立“动力喷气有限公司”。1935年6月,惠特尔开始设计制造真正的喷气发动机。他和同事们一起从零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研制,终于制造出第一台“U”型喷气发动机。并于1937年4月12日使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运转起来。
几乎与惠特尔同时,德国的冯?奥亨也在研制涡轮喷气发动机,并在1937年9月使发动机一次运转成功。由于得到亨克尔飞机公司的支持,装有冯?奥亨研制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机的Hel 78飞机于1939年8月27日首次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而英国空军在惠特尔的“U”型喷气发动机运转成功之后,仍认为这种新型发动机只是一个远期设想,不必操之过急,因而在喷气式飞机的研制上落在了德国的后面。直到1941年5月15日,英国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才在一片喧闹声中首次起飞。
喷气发动机的诞生,为人们追求更快、更高的飞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喷气式飞机一诞生,就接二连三地打破了活塞式飞机所创造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的记录。1944年,德国和英国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投入使用。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一一gu国的“香星”号首次飞行。从此,人类航空史进人了喷气机时代。到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作战飞机和干线民航客机都早已实现了喷气化。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3
1872 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 “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
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 “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当然,19 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4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的第一架带动力双翼飞机研制成功后,立即轰动全球,各国纷纷研制出各型飞机。飞机跻身于军事领域,屡建奇功,它的特殊效用使不少兵家自然地提出:能否将飞机和军舰结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呢?当时的海军专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给飞机装上浮筒,试图在海面上起飞和降落;一是将大型舰船改装,设置飞机甲板,让飞机在舰上起飞和降。1910年3月,法国人用第一种方案实验,他们利用一驾装有浮筒的飞机在海面滑行300米后起飞,并在离海面2米的高度上直线飞行500米后成功地降落在海面上。美国也毫不示弱,同年11月4日,在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海军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试验,表演飞行员伊利驾驶一架挂着两个气囊的“柯蒂斯”飞机,从改装的轻型巡洋舰上起飞成功。自此舰载机诞生了,舰艇家族也增添了一个新成员--舰空母舰。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 5
月球车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便开始了飞向地外天体的准备。然而,在对月球表面探测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运输工具才有可能在月面上进行实地考察呢?于是,产生了月球车。为了使月球率在月面上能够顺利行驶,美国、前苏联曾发射了一系列的卫星探测,并对月面环境进行了反复的科学实验,为在探测器上携带月球车的成功打下了可靠的基础。月球车分为两类: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这类月球车的行驶是靠地面遥控指令。 1970年 11月 17日,苏联发射的“月球” 17号探测器把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月球率??“月球车”1号送上月球。此车约重1.8吨,在月面上行驶了10.5公里,考察了8万平方米的月面。此后苏联送上月球的“月球车”2号行驶了37公里,并向地球发回了服幅月面全景图。有人驾驶月球车??这是由宇航员驾驶在月面上行走的车。主要用于扩大宇航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宇航员的体力消耗,可随时存放宇航员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这类月球车的每个轮子各由一台发动机驱动,靠蓄电池提供动力,轮胎在一 100 C低温下仍可保持弹性,宇航员操纵手柄驾驶月球车,可向前、向后、转弯和爬坡。 1971年9月 30日,美国“阿波罗” 15号飞船登上月球,两名字航员驾驶月球车行驶了27.9公里;“阿波罗”16号、17号携带的月球车,分另在月面上行驶了 27公里和35公里,并利用月球车上的彩色摄像机和传输设备,向地球实时地发回宇航员在月面上活动的情景及离开月球返回环月轨道时登月舱上升级发动机喷气的景象。科学家对经由月球车在月面的实地考察所带回的宝贵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大深化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科学故事锦集范文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