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成语故事能有效得进行思想教育,可以从民间成语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正是有创造思维的人才,也就是说,只有创造思维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里,挑起使祖国繁荣昌盛的重担,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历史成语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1
公元125年,东汉宫廷里的十九个宦官在中常侍(皇帝的近侍)孙程的带领下发动政变,将年仅十一岁的济阴王刘保扶上皇位,此即汉顺帝。从此,东汉的最高统治权从外戚集团转移到了宦官集团。
公元132年,汉顺帝年满十八岁,正式册封梁贵人为皇后。顺帝又封皇后之父梁商为执金吾(维护京城治安的官员)。因为这种关系,:皇后的兄长梁冀变得越来越骄纵。有一回,洛阳令吕放与梁商在一起时,微微表露了对梁冀的不满情绪。梁冀听说后,竟然派人刺杀了吕放。
事后,梁冀还借题发挥,诬告别人是凶手,此案牵连甚广,前后共有百余人被害。梁商利用职权公然袒护自己的儿子,汉顺帝也不明实情。但是,经历此事后,洞悉内情的人们都看清了梁冀的狼子野心。
公元141年,梁商因病去世。汉顺帝下令让梁冀继任大将军,又派梁冀的兄弟梁不疑担任河南尹。梁冀手握大将军官印,又与顺帝身边的宦官曹节等人交往密切,其权势可谓遮天蔽日。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裔,以供自己挥霍享用。
在梁冀等人的诱导和纵容下,官员们上行下效,变本加厉地压榨老百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百姓实在无法忍受贪官污吏的欺凌,便纷纷揭竿而起,攻杀那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各地义军遥相呼应,声威日壮。地方官员控制不住形势,接二连三地向朝廷发出求援急报。汉顺帝接到表章后,寝食难安。
谏议大夫周举提出一个应对策略,即命人到地方上调查基层官吏的品行政绩,表扬尽忠职守的好官,惩治贪财害民的坏官。如此,方能平息民愤,铲除民间动乱的根源。
汉顺帝深以为然,立即任命周举、张纲等八人为使者,分别派他们去郡县巡查。周举等七人接到沼令后就立刻离开了京城。但是官位最低、最年轻的张纲却一直没有启程的意思。他的想法是:擒贼先擒王,整顿吏治最关键的是惩罚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显贵。
传达诏令的人一再督促他启程,张纲只好不情愿地出发了。但是在路上他还是难以压制胸中的怒火,走到洛阳都亭的时候,他愤然砸毁了自己乘坐的马车,并就地掩埋了车轮,以明绝无前进之意。身边的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何做出如此举动。张纲怒气冲冲地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就是说:现在是那些像豺狼一样暴虐不仁的高官掌握着朝廷实权,怎么能忙着去惩治那些像狐涯一样坏的的地方吕员!随后,他毅然返回M城,呈递奏章揭发梁氏兄弟的罪行。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2
公元219年,曹操准备对荆州用兵。当时,驻守在襄樊地区的曹军将领曹仁,正处于和荆州守将关羽相持的局面中。关羽的大军围住了襄阳,而曹仁则坚守樊城。七月,曹操命令于禁率救兵解樊城之围。
当年八月份,樊城连降大雨,汉水水势暴涨,关羽便引汉水淹灌于禁大军。曹军损失很重,主帅于禁无奈之下只好向关羽投降。关羽又将大水引向樊城,致使数段城墙塌陷。
曹仁的部属都陷入了恐慌中,纷纷劝说曹仁弃城逃跑。奋威将军满宠力排众议,他劝曹仁:“洪水的来势虽猛,但雨停之后就会很快消去。要是我们现在弃城,那么从此洪河以南就将落入敌人手里了,请您慎重决定啊!”曹仁考虑之后,与将士一起发誓与城共存亡。
.曹操很快又派将军徐晃带领第二批援军前往襄樊。徐晃知道自己统率的军队数量较少,且以新兵为主,实力较弱,不宜与关羽正面交锋。所以他先在阳陵坡一带扎下营寨,准备相机行事。徐晃写了一封信,令人将信缚在箭上射进樊城,告诉曹仁援军已到。与此同时,曹操也在调集其他援军。他还派人通知徐晃先按兵不动,等会齐诸军之后再发起进攻。
这时,徐晃发现关羽的一支军队屯驻在偃城。他就带着兵马在偃城郊外挖掘沟堑,佯装欲断绝偃城的退路。守军信以为真,匆忙烧毁军营,撤离偃城。徐晃随即占据了偃城,他两面连营,慢慢向关羽的大本营推进。这时,殷署、朱盖率领的十二营援军也恰好到达樊城附近。徐晃当机立断,订下与曹仁里应外合夹攻关羽的作战计划。
彼时,关羽的军队分成两部分驻扎在围头和四冢两地。徐晃用声东击西之策,对外宣称要攻打围头,暗地里却率主力去攻打四冢。关羽发现他的真实意图后,又惊又怒,急忙率五千将士迎战。徐晃和手下将士勇猛作战,将关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之后,徐晃率军乘胜追击,一路杀进了关羽大军在樊城城下设下的包围圈中。关羽的大军从外向里布下了十重防御,而且在阵中密布陷坑和鹿角(用削尖的树枝组成的鹿角状防御物)
等障碍物。尽管他们防守得如此严密,却依然挡不住徐晃的攻势,被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战后,曹操亲自写了一封表彰信,派使者送到徐晃军营。信中写道:“我为将三十余年,所听闻的古代通晓兵法的人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将军一样,长驱直入,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所向无敌,令敌人闻风丧胆。”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3
春秋末期,楚国是公认的强盛之国。公元585年,楚国派军攻打郑国,由于双方国力相差太多,郑国很快就抵挡不住楚国的进攻了。郑国急忙向自己的盟友、当时的强国之一晋国求救。晋景公便任命乐书为主帅,统领援军赶往郑国。晋军到达郑国境内后,与楚军狭路相逢。楚军认为晋士气正旺,没有与之抗衡的把握,就主动撤军回国。
乐书心有不甘,不想无功而返,就去攻打亲附楚国的蔡国。蔡国和郑国一样,也是一个弱国。如今无端遭遇兵祸,只好向楚国告急。楚国闻讯后大为恼火,立即派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县的军队前去解围。
得到楚国军队到来的消息后,晋军将领赵同和赵括主动请求率军出战,乐书听了就要向楚军下战书。
但是军中将领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一起劝阻他:“楚军退而复来,定是一心求胜,我们不能轻易迎战。况且他们只有两县的兵力,我们如果与之对敌,就算贏了也不光彩;若是输了,却是莫大的耻辱。”
乐书认为他们言之有理,于是传令军队做好撤退的准备。这时有人提出异议:“六军中共有十一位卿佐,反对出战的不过这三人而已,这说明大多数将士更愿意与楚军作战,您为什么不考虑多数人的意愿?”
乐书说:“正确合理的意见才能符合多数人的想法。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都是我国的贤士,他们考虑得非常周全,他们反映的才是大多人的想法。于情于理,我都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然后,他便命令军队回国,没有和楚军针锋相对。
两年之后,乐书见楚国忙于他事,立刻率军直扑蔡国、沈国,轻轻松松地就取得了胜利。人们因此称赞乐书:“乐书从善如流,做事非常妥当!”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4
韩信是汉朝著名的开国大将,出生于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他年轻时生活困顿,人们都很轻视他。秦末天下大乱,韩信投奔楚人项梁、项羽叔侄率领的军队。但是在那里,韩信一直没有机会展露锋芒。项梁战死后,韩信被项羽委任为侍卫官。他设法为项羽出谋划策,却从未被采用过。后来,韩信果断地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
最初,刘邦并不看重韩信,只是让他做了一个小军官。有一回韩信违反军法,险些被处死,虽然侥幸被救下,也只是被派去掌管军粮,仍然人微言轻,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后来,韩信结识了刘邦的心腹重臣萧何,萧何发现他有着惊人的军事天賦,因而十分佩服他。
当时,刘邦刚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偏僻的汉中地区。刘邦的手下多来自于关中附近地区,那些人归乡心切,陆续逃亡。韩信得不到刘邦的重视,也弃官逃跑。萧何听说韩信逃走后,马上连夜追赶,终于追上韩信,把他劝了回来。刘邦知道后,非常生气,责备萧何不该大张旗鼓地追一个逃兵。萧何对刘邦说:“韩信之才异于常人。您要是只满足于汉中王的位置,那就不用管他;但您要是想争夺天下,就必须重用此人!”他极力夸赞韩信的才能,劝刘邦尽快拜韩信为大将军,并且一定要择吉日良辰郑重地举行拜将仪式。
刘邦十分信任萧何,就按萧何所说的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分析了诸侯割据的局势,并提出了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作战计划。刘邦听后极为高兴。后来,刘邦依据韩信的策略,举兵东征,消灭了魏国和赵国,打败了燕国和齐国,最后与项羽展开决战,并赢得了胜利,实现了统一大业。之后,刘邦建立汉朝,成为汉朝的第一位皇帝,即后世所称的汉高祖。萧何也以功被封为丞相。
刘邦登基后,却对韩信产生了猜忌。他先是削去了韩信的军权,改封韩信为“楚王”。没过多久,又设计擒住韩信,然后赦免了他,降为“淮阴侯”。再后来,刘邦的皇后吕氏与丞相萧何合谋,用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当场斩杀。
韩信之所以功成名就,是由于萧何的鼎力举荐。但韩信最后的死亡,也是因为萧何设下的计谋。所以人们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 5
宗慇是南朝宋代人,生于南阳郡涅阳县。他自幼胸怀大志,有一回,叔父宗炳询问他的志向,他慷慨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听了这惊人的话语,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宗愨少年时,时局比较稳定。很多人都想靠文学才能谋取前程,不愿演习武艺。可是宗慇却热衷习武,很多人因此而轻视他,认为他不求上进。
宗慇长到十四岁时,他的兄长宗泌将要娶
亲,宗家人高高兴兴地张罗着这件事。可是婚礼当夜,宗家突然闯进了十几个强盗。家人全都慌乱不已,纷纷四处躲避。这时,宗慇英勇地站出来保卫家人,把那群强盗赶跑了。
公元446年,宋文帝命交州刺史檀和之领兵征讨林邑。风华正茂的宗慇自告奋勇地请求随军出征。宋文帝认为他虽然年轻,却胆气十足,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并授予他“振武将军”的封号。
临阵对敌时,林邑军驱赶着一群经过训练的大象做先锋。象群以惊天动地之势向宋军的阵地冲来,宋军顿时阵脚大乱。在象阵的攻势下,宋军连连败退,主帅一筹莫展。宗慇对主帅说:“狮子乃是百兽之王,我们可以造一些假狮子来吓退象群。”主帅当即命人照办。
双方再次交锋时,林邑军故技重施,再次驱使象群出战。宋军便把连夜赶做的假狮子拉了出来,象群被獅子吓得慌不择路。宋军士气大振,勇猛出击,轻松贏得了胜利。
宗慇不仅多智谋,而且很有雅量。他的家乡有个叫庾业的人,家业殷实,每次宴请宾客时都会摆上山珍海味。但宗慇登门拜访时,庾业却说:“宗慇出身行伍,向来不讲究饮食,简单地做些家常便饭就好了。”宗慇毫不介怀,从容地吃过饭才告辞。数年后,宗慇做了豫州刺史,巧的是庾业在州里担任长史,成了他的下属。宗慇对他坦诚相待,绝口不提当年之事。
宗慇的声名渐渐远扬,他的言行也为世人所推崇。公元459年,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拥众作乱,为骗取士兵的支持,他谎称宗慇是他的盟友。士兵们听了,就大胆地跟着刘诞谋反叛乱。后来,宗慇奉命跟随朝廷的军队一起平叛。宗慇单枪匹马地来到城下,对着城上大喊:“宗慇在此!”城上的士兵看到宗慇后,都没了斗志。宗慇顺利地平定了叛乱。
宗慇累立功勋,被朝廷封为洮阳侯,官拜左卫将军。他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一生,让世人称许不已,更激励了无数后来者。而“乘风破浪”这个成语也广泛流传开来,直到现在仍然鼓舞着有志之士。
人生哲理历史成语故事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