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相关文章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家风家训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1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俗话说:“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一个家庭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品质言行,而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留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就是曾门的家风。
在我家,最重要的家训仅一字,那就是“孝”。记得那时太姥姥还健在,身子骨虽然还硬朗,却得了老年痴呆症。姥姥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太姥姥的责任.照顾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总是做得很好,给太姥剪指甲、梳头、擦身体,无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边。一天,吃过早饭,太姥独自一个人离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顿时手足无措,遂和家人四处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条小河边,姥姥找到了正在发呆的太姥,姥姥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姥姥对太姥照顾得更加细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听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情难自已地流下眼泪。
姥姥对太姥的孝顺无声地影响了我的父母。平日里,父母总会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引导我继承家风家训,孝敬长辈。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一点点养成了孝亲敬长的习惯。我虽然不能在物质上孝敬父母,但是我总会在父母遇到问题时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父母疲惫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生气时,会与他们主动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抚慰他们。这些习惯行为都是一代代传承下的家风啊!
这些好家风像一棵大树般庇佑着我成长,让我能够拥有友善、勤俭、谦厚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优良传统对人内在气质的影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无形塑造,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更加需要在新常态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让好家风、好家训永远传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风,户户文明争最美”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让“最美家庭”推动最美社会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百孝顺为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更是如此,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2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
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
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
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3
【一天到晚游泳的海豚】
“即日起,游泳大师海豚来本公园的游泳馆为大家做24小时不间断表演,欢迎大家随时前来观看。”
广告一贴出来,公园里就轰动了。海豚到公园里来,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不过,大家都很怀疑,海豚真的能24小时不间断地做游泳表演吗?
“瞧,海豚的表演多精神啊!他会顶球、跳圈、跳高,还会做很多好看的动作。”
小兔被他的表演迷住了。他带着吃的、用的住到了公园宾馆里,只要一有机会就看海豚的表演。
小兔奇怪极了,海豚总是在池里一刻不停地游来游去,根本就不停下来。
小兔忍不住说:“喂,游泳大师,您还是休息一下吧,这样要累坏身体的呀!”
“谢谢你,我一点也不累!”海豚说:“我睡觉的时候大脑的一个半球处于睡眠状态;另一个半球处于工作状态。这样隔十几分钟再调换一次。看起来我一直在游泳,其实我并没有耽误睡觉呢。”
“噢,是这样,您一天到晚地游泳,真了不起来呀,是个名副其实的游泳大师呢!”小兔佩服地说。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4
七月的普洱,炎炎夏日中附带着丝丝的细雨,而我却沉浸在《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中,看着书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读书时代早已认识,却仅仅认识其本人及其优秀事迹,但对各位名人的成长经历及其对后辈的教育也知之甚少,但通过阅读《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我从中看到了司马去的大孝之道在立身,看到了苏洵三兄弟的团结共患难,看到了司马光告诫子孙贪婪多欲身必败,看到了曾老的居官不以钱为本等等,其中包含了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及处世之道四个大道理,但其中我受到的启发不仅仅于其中,生活中先做人后做事,作为一名基层项目管理员,需要协调各方参建单位工作,对内对外都必须合理安排,提前策划,为人、为管理员、处事必须学会,必须严于律己,善于学习。
首先,为人之道,作为一名基层项目管理员,在项目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学会为人。“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段话出自《颜氏家训》,大意是古来圣贤书,教人诚实孝顺,谨言,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为,立足于养成良好的家风,修身齐家。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细小琐碎的事情繁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项目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对外交流中要慎言,把握好语言的尺度。在苏洵的:兄弟团结共患难一文中,更是要我们学会团结,项目参建单位众多,配合难度颇高,因此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各方配合才能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室外施工,土建管道,绿化、智能化及市政配套,并不是单独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如果不能通力合作,每一家单位各做各的,那最后将会造成无休止的返工,费时费力,这就体现了合作团结的重要性,而我们甲方现场管理员,正是作为合作团结的桥梁出现的,链接各单位完成此工程项目,可想而知,我们首先要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才能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
其次,为官之道,首要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到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这句话是司马光训诫子孙的一封家书,大意是,节俭是德行里面最主要的,勤俭者欲望淡薄,在人生的路上受物质条件左右的程度也小,不会为了钱财去犯罪,不管君子小人,只要勤俭,都能远离犯罪,丰裕家庭。俭,不仅仅是勤俭,古代的俭其实也是廉的一种说法。廉俭不分家,在项目管理中,作为基层管理员,受到诱惑甚多,比如签证的办理,参建单位的打招呼等等,要求我们基层管理员要学会俭,其实更主要的是廉,廉并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一种行动,杜绝诱惑,才能不被事情所左右。一旦失去了廉,意味着工作上也会失去了公正,自然就做不到廉洁自律了。比如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利用分管扶贫工作职权谋取私利,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和旅游,接受公款宴请;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严重违纪,这是失去了廉洁自律,最终酿成苦果。还有李贻煌、季湘绮、刘君、杨晶、王晓光等等这些在2018年因贪腐违纪而“出名”的领导干部,廉政奉公,任重道远,基层廉俭管理从我做起。
最后为求学及处世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已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求索”不仅仅指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人之能为人,由腹由诗书。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此句出于韩愈的《符读书城南》,读书要勤,有诗书才能称之为人,因此学习必须勤。作为年轻人,学习必不可少,我们从大学出来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习生涯结束,恰恰相反,其实才刚开始。作为基层项目管理员工,初到项目,学习工程管理知识必不可少,学习图纸、施工、安全规范等等,学习的东西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勤。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党的历史,党的规章制度,党的思想路线、政策,党的廉洁自律政策必须经常学习,必须经常警醒自己,因此我们要学的东西将会更多,正如康熙帝的求学尤需勤,勤奋方能有学。学习处事之道,马援的例子告诉我们,祸从口出,学会少说话多做事,白居易诫高后辈言行要一致,要知足。于成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陆游的宽容之心,太史慈的孝义双全等等,处事之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这需要我们多看、多听、多学才能够学会,在复杂的项目管理中,处事之道尤其重要,多单位合作,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大局意识,要有谦虚谨慎的心态,这都需要慢慢磨练,求学之道,处世大道,当如是学。
为人之道、为官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本书中所讲的名人家风家训中的四个大道,给予我很大的启示,对我今后的项目管理工作及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为人之道、为官之道、处世之道,任重道远。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 5
老狼石
一只叫卡斯的老狼,已经十几天没吃东西了,肚皮快要贴到脊梁上,他晃晃当当地走出石屋,想再去碰碰运气。晚秋的太阳无力地挂上西天,像蒙上一块布,朦朦胧胧的,风儿吹动干枯的草叶,发出瑟瑟声响。卡斯站在一块岩石上,望着南去“哏嘎”叫的大雁,禁不住悲哀起来:哎,老了,真的老了。他说不清自己有多大岁数,只明白身上毛不再有往日的光泽;一对曾闪动绿光、让人害怕的眼睛,也变得暗淡了,甚至连路也走不动了。远处,是巍巍的大青山,山上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树,当年,他就出生在那棵树下。那里有吃不完的小野兔、獾子、刺猬……此刻,一种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向大青山走去。不久,他就气喘吁吁的了。过去他可不是这样,年轻时,一天能够跑400公里路,凶猛得一口能把犍牛咬死。一次,他进村撞上猎人,叼着小猪硬是不松口,拐着s形躲过飞来的子弹。可此刻,只有10公里之遥的大青山,足足走了大半天。哎,他是老了。等卡斯走到山顶时,才发现那里光秃秃的,连棵草叶也没有,更谈不上小野兔、獾子、刺猬了,原指望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可那里明白,消耗的体力使他肚子变得更空荡了。他悲哀地向远处望去。远处是片草原,被夕阳镀成暗红色,卡斯又想起那个恐怖、揪心的夜晚。那天晚上,卡斯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在月下的草原散步,忽然,不知从哪儿蹿出一只老虎。卡斯大叫一声,老虎被镇住了,趁这工大,妻子和两个孩子分散开。然而,老虎发现只有四只狼后,便大吼一声,朝妻子扑去,卡斯急了,上去狠狠咬住老虎尾巴,老虎疼得猛力一甩,将他甩出十几米远,等他苏醒过来时,老虎不见了,周围站满被他叫声唤来的同伴,妻子却倒在血泊里。从那以后,他再没去过草原。此刻,他躺在树下,无力地望着天空。有两朵白云悠悠地飘着,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仿佛变魔术一般。他想起两个孩子。
妻子死时,两个孩子刚会吃肉,他每一天不停地捕食,回来将咽进胃里的肉吐出来,再嘴对嘴地喂他们。孩子稍稍大一点,便教他们捕食,他把捕到的猎物故意不咬死,交给孩子练习捕捉。孩子在他呵护下最后一天天长大了,而他也在劳累中一天天衰老了。此刻,他多想看到孩子,盼望他们回报一点残食,以解饥饿之苦!他试着张大嘴巴,去呼唤他们,但是吐出的声音是那样嘶哑,是那样微弱,连山谷里都荡不起回声。卡斯绝望了。不知为什么,他又想起小时候,想起爸妈对他的呵护!从离开爸妈后,他再没见到他们,也许他们早就不在了,也许临死前也这般衰老,这般无力,这般饥饿,这般孤独!也许他们曾呼唤过他,等待他送一点吃的!可那时他想过他们吗哎,一切都太晚了。只有尝到了,才会体验到。
卡斯无力地闭上眼睛,任风儿轻拂他身上的毛,突然,他听到有脚步声和鼻息声,急忙睁开眼睛,发现走来一只年轻的狼,在离十几米远的石岩上停下,望了他一眼,然后转身走了,就在这时,卡斯发现那只狼的尾巴尖上有撮白毛。“啊,是我的孩子!”他刚要喊,那狼却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跑去。卡斯的心碎了,绝望再次笼罩心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那座山上,至今那棵树还在,只是不见了卡斯,却见那里横卧一块如同狼形的大石头,人们都叫它“老狼石”。
三分钟小故事汇总精选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