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发布时间: 浏览量:8

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他知识点,好学易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1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

1.排水法:

(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

(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

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二、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

(1)排水法:

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 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

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三、气体的干燥与除杂

气体的干燥原则:

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2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2-、HS-、HSO3-、等弱酸的酸根或酸式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钾(K+)、钠(Na+)、硝(NO3-)、铵(NH4+) 溶,硫酸(SO42-)除钡(Ba2+)、铅(Pb2+)(不溶),盐酸(Cl- )除银(Ag+)、亚汞(Hg2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

如:

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Ba2++CO32== CaCO3↓、

Ca2++ SO42-==CaSO4(微溶);

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能生成弱酸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

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因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 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 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SO32- 和S2- 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2S2-+SO32-+6H+=3S↓+3H2O。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 和 SCN-,由于Fe3++3SCN- Fe(SCN)3(可逆反应)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该反应常用于Fe3+ 的检验)。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3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4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 H2O NH3 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lt;<<返回目录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5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知识点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

实用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_精选范文网

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他知识点,好学易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