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初中历史点多面广,做好初中历史第二轮复习愈加重要。订出全面有效的复习计划和进度;灵活运用各种复习资料,比如教材、考纲样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特别是考纲,要精心研究样题的设计思路,明确中考命题方向,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提高复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1

1.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般地,应拟定三轮复习计划:(1)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2)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练习各种题型,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选典型题练习。从考前心理、答题技巧上加以指导

2.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怎样夯实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从整体着眼”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册书。具体的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些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从局部入手”就是要从微观上掌握每个知识点。具体办法就是详读每篇课文。要注意每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各子目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文字资料、表格和注解。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哪些历史信息。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识记训练,背书要做到“放大”,有针对性地背。“抓小”就是要背课本上清楚标明的或者是隐含的第一、最、转折点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背有明显特征的小知识点;“放大”就是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背大段的课本上的内容,至于其它资料上大段的内容,也没必要去背,但要记住大段内容的标题,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知道到何处去找就行了。

3.找考点,明要求,重学法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另外,还要弄清考试的基本要求,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历史中考,我研读了近两年同时期的历史试卷,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笔者在研究的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其有如下几个特点:难易适中,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如果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查找资料也难;综合性强,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突出重点问题,对于重点问题的出题频率和角度频繁出现。所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4.理清历史线索

在开卷考试形式下,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要按照教师的引导去理解重要知识点,逐步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对历史事实有较为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要理清线索。如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先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对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分别复习。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我们可以把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列成表格,将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签定的条约、结果和影响归纳整理在一起,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条主线、两大矛盾、三大条约等。一条主线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大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三大条约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再如复习世界历史近代史时,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要找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条主线,然后,以线穿珠,把近代史上的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俄、日两次维新改革和德、意的统一都串起来。在这样的总结过程中我们会逐步提高理解、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2

萌芽但艰难发展

amp;ldquo;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无法恢复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3

1、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是在哪一事件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3、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1953年,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联合国军退回三八线附近 B、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C、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D、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5、下列人物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宁愿被烈火活活烧死也一动不动的志愿军战士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王进喜 D、王崇伦

6、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完成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8、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重点发展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国防科技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0、“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反映的是:

A、大串连 B、全民大炼钢铁 C、浮夸风 D、土改后的丰收年

11、王进喜是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一面旗帜,群众称他为

A、“铁人” B、党的好干部 C、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D、人民公仆

12、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战争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司令。”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13、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邓小平被打倒 C、毛泽东逝世 D、

14、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什么上来?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实行改革开放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6、在1976年清明节的天安门广场,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这件事是

A、二月逆流 B、四五运动 C、红卫兵运动 D、一月革命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8、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城市 D、国有企业

19、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打破这一堡垒的首要措施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改革经营模式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推进企业改革

20、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是

A、国有企业 B、乡镇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资企业

21、1980年,我国创办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不属于广东省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23、美国西点军校的校园内矗立着一尊中国军人的半身塑像,学校提倡学员要发扬他的“钉子精神”。这位中国军人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雷锋 D、邱少云

24、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世纪》的墙。上面绘有20世纪世界上已故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其中有两个中国伟人,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谁?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刘少奇

25、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突破。1980年建设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尤为典型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4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与发展:19世纪六上土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内优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庆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知识点2社会生活的变化

时期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剪辫

男子剃发留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放足

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礼节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称谓

老爷、大人

“先生”,体现自由平等

交通通信;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习俗的变化:

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婚丧: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娱乐: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1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创办报纸: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文学

鲁迅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橄文;《阿O瓜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0世纪初

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

20世纪中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绘画

齐白石

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颇深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音乐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

田汉

作词《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

冼星海

作曲《黄河大合唱》

电影

《定军山》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1931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 5

  ㈣胜利阶段——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1、概况: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意义: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②保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三、归纳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为什么能打败国民党?——得民心者得天下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③中共中央审视度势、英明决策、战术、指挥得当;④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积极支援。

  第六单元 积极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张謇简介:①身份: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②生平事迹: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目的:①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②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又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教育机构。③结果:一战期间,其企业获得较大发展,一战结束后,纱厂陷入困境,被吞并。④精神:爱国、不惧世俗的勇气。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TAG标签: 历史 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攻略集锦模板_精选范文网

初中历史点多面广,做好初中历史第二轮复习愈加重要。订出全面有效的复习计划和进度;灵活运用各种复习资料,比如教材、考纲样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特别是考纲,要精心研究样题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