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1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也要结合课标、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

第二个方面,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第三个方面,综合巩固的复习。第四方面,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的话,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的话,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2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十月革命的时间、城市、推翻的政权、影响(对国内、对国际、对中国)、俄国国名的演变(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俄国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2、新经济政策的时间、特点、作用、苏联成立的时间、两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成就、新宪法通过的时间、意义、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3、巴黎会议召开的目的、时间、操纵国(人物)、签订协约、实质、对中国的影响、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关系、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加剧哪两个国家的矛盾、针对中国签订的协约、《九国公约》的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提供了便利)、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影响、一战后的体系、评价、两次会议的相同点、两次会议的启示(弱国无外交)

  4、1929—1933经济危机开始国家、特点、影响(失业人口增多、人们生活流离失所、引发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特点、中心措施、为减少失业率的措施、作用。

  5、欧洲和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时间、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影响(威胁世界和平)、受1929—1933经济危机影响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暴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慕尼黑阴谋的时间、参与国、影响、损害哪国利益、绥靖政策代表人物(英国张伯伦)、推行国家(英法)、表现(慕尼黑会议)、影响、二战的爆发、二战扩大(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三个史事(时间和事件)、莫斯科保卫战的影响。

  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背景(课本)、时间(1942年)、成立的标志、作用;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时间、参与国、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底登陆(美英联军)、攻克柏林三大战役的时间和作用;欧洲战争与二战结束的时间及标志;促进日本投降的三件事;二战的性质、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读)、二战中体现合作的事件(政治: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雅尔塔会议;军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二战中的三个转折点(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南京大屠杀的时间1937年12月13日,公祭日12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8、美国20世纪90年代进入什么时代?特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50/60年代繁荣、70年代危机、80年代调整、90年代持续繁荣,进入新经济时代)

  9、欧共体(欧盟)成立的目的(原因)、欧盟成立的时间、货币、性质、地位、作用(3点)、欧洲发展轨迹(由战争到联合)、启示(加强国际合作、合作共赢);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高速发展)、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启示。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0、苏联解体的时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实质。

  11、东欧剧变的实质、根本原因、结果(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等)、时间、对中国的启示。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2、印度独立的时间、国家性质(资本主义)、人物、印巴冲突的根源(领土归属问题:克什米尔归属)、取得显著成就领域(课本);非洲独立年的时间、原因;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标志;埃及革命的代表人物;古巴革命的领导人物、独立后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是1999年。

  13、中东问题的关键、以色列建国的时间;中东错综复杂的原因、为中东和平作出贡献的的人物、如何解决国际冲突(战争)。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4、冷战的含义、目的、提出国、开始标志、拉开序幕、三大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美苏争霸的双方人物、美苏争霸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等)

  15、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白皮书)、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一超多强分别指什么、多强的作用;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科索沃战争的影响、面对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对措施。

  16、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表现(读一读)、重要表现、影响(评价);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措施、中国的表现(2001年加入WTO/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开始标志、核心、理论基础、起始国家、时代特征、能源、发明(电子计算机、手机、磁悬浮列车)、启示、三大特点、影响、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基础)。

  18、一战以来国际关系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由对抗走向合作)

  19、当今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平发展是主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3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4

1、黑奴贸易: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等作物,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当地印第安人遭到x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殖民者从非洲大量购买黑人,当作奴隶使用。欧洲一些人看到黑奴贸易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

2、在贩卖黑奴的过程中,英国人后来居上,奴隶贩子大发横财,许多奴隶贩子赚到钱回国后投资工商业,成为资本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

3、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4、玻利瓦尔:19世纪初,西属拉美殖民地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1816年起,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从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5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的知识点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